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动物庄园》是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在西方很受重视。近年来,我们周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此书。此书一直被视为是一个政治寓言。有些人认为它影射了前苏联的政治体制,也有人从中看到了纳粹的影子。本书作者确实是在了解了前苏联的情况之后,才有了本书的思想,但不仅仅如此,更深入的是作者对社会与人类发展的思考。

应当注意到的是,本书成书于1944年。1939年,前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共同瓜分了波兰,很难想象,这是标榜着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干出的事情,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此强烈不满,本书带有情绪也在所难免。当然,当初英法的绥靖政策也同样令欧洲小国不满,也许这也是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的一种表现。


《动物庄园》的故事以老麦哲的理论开始。老麦哲是动物中的智者,他认为人类在庄园中奴役动物是不应当的,动物们应该反抗,并自己管理自己。老麦哲唤醒了动物们的自我意识,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人类的意识也在不断地觉醒中,伴随着历次觉醒,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动物庄园的悲剧不在于思想的觉醒,而在于对得到的权力没有制约。

动物们通过革命赶跑了人类,终于“当家作主”。但总要有一个头儿,这个头儿是动物庄园的实际掌权者拿破仑——一只有能力的猪,如真正的拿破仑一般,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在动物中实属佼佼者。当时代发生巨变,在新的、更加适合时代或者超越时代的理论的指引下,这种人易于脱颖而出。

还有斯诺,另一只有能力有见识的猪,与拿破仑一起领导了反抗人类运动,并在“革命”中有着英勇的表现。不过,在权力的斗争中,没有人顾及谁有功劳,最终,斯诺被拿破仑赶出了庄园。随后,拿破仑宣布斯诺为敌人、叛徒、批判的对象,之后,所有的“坏事”都被赋予了斯诺的影子。

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拿破仑之所以拥有绝对的权力,是因为他掌握了动物庄园的暴力机关——狗,要求狗绝对服从于他。拿破仑本也想为庄园做一些事情,但他能力有限、刚愎自用,搞个人崇拜,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一个人再伟大也不可能做出所有对的决策,于是其计划一个接一个地泡汤,他又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和暴力维护着自己权威。

在前途无望的情况下,拿破仑终于放弃了自己伟大的理想,开始压榨庄园的动物们,迫害不用意见者,搞恐怖控制,最令人痛心和发指的是,他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维持自己的统治,接连篡改了当初革命时定下的法律,也篡改了历史。

一个革命领袖变成了一个独裁者。

动物庄园中的生活质量根本就没有提高,甚至还不如从前。动物们仍被蒙蔽在统治阶级编造的谎言中,以为别的庄园生活还不如自己这儿,庄园根本没有前途,动物们也无从得知,总之,动物们的劳动被拿破仑给侵占了,还不改善动物们的生活环境,而拿破仑在纸醉金迷中与曾经的敌人——人类在一起,出卖了庄园的利益,化为自己享乐的资本。

动物中最可怜和最可悲的是鲍克斯——一匹壮马,忠诚于庄园,忠诚于拿破仑,响应了拿破仑所有的号召,拼尽全力为庄园工作,在年老体衰后,却被拿破仑卖给了宰马商,命运十分悲惨。

还有母鸡,鸡蛋被拿破仑无情地拿走贩卖,却无力反抗,也没有想到要反抗;还有羊群,盲目的跟风者,愚昧无知,还极力为拿破仑鼓吹。

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其实《动物庄园》与其说在影射,不如说在警醒世人。书中对愚昧、贪婪、怯懦、虚荣、自私的描写,既是写社会,也是写人性。从中可以看到所有人类社会都可能出现的黑暗一面。

没有民主和法治,没有对权力的约束机制,人类社会终将走向独裁,这是人性使然。我们可以不嗤于以最坏的心思来揣测人性,没有约束,人与野兽之间的差别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把权力关进笼子,也就是把野兽关进了笼子,在民主和法治面前,自由和平等都会在阳光下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