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不懂「你這是什麼態度!」

孩子聽不懂“你這是什麼態度!”

有次跟家裡人一起出去玩,路上到休息區上廁所,我站在外面草坪上等他們時,突然聽到一旁略帶怒意的對話聲,我轉頭一看,一位爸爸坐在石椅上,雙腳大開呈現豪邁狀,一手撐在膝上,一手指著站在面前的孩子,這孩子大概小學五六年級,面無表情,看著他爸爸。

“看看他這是什麼樣子,講他兩句就頂嘴”爸爸對著一旁的媽媽說。

“因為你誤會我啦”孩子立刻冷冷地回。

“我哪有誤會你?!”

“明明就有。”孩子也是秒回。

你這是什麼態度!啊?!最後一個字,真的有如獅吼功般的超有威力,企圖以氣勢把孩子給壓下去。此時,我的家人們出來了,離開此處回到車上之餘,雖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他們的相互怒吼依然迴盪在天際。

你這是什麼態度?

我是你爸爸,你這是什麼態度!

我在跟你說話,你那個樣子是什麼態度!

我正在教你,你看看你,這是什麼態度!

當親子之間產生溝通衝突時,突然聽到孩子回了什麼、看到孩子的無禮表情、或是感到講不過孩子了,很常聽到大人脫口而出這句話:你這是什麼態度!

但這句話不曾聽到孩子對大人說過,也不會在朋友之間出現。你這是什麼態度!其實是握有權力的一方拿來壓制的手段,一種情緒被挑起的憤怒,再來施以權威的絕對展現。

而且態度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禮貌?是尊重?是長幼有序?是眼神?是說話方式?是語氣?是口吻?

太空泛了,其實孩子聽不懂,尤其越小的孩子越不懂。所以,有沒有發現,當大人說完這句之後,孩子都噤聲了。多半不是知道哪裡不對,而是滿腦子什麼意思的疑惑以及內心中又來了的無奈。

面對孩子的無禮行為

孩子聽不懂“你這是什麼態度!”

孩子的嗆聲回應與無禮舉止,當然需要教,只是教的方式,孩子要能接受才會有意義。“溝通的本質不在於講的人講了多少,而是聽的人聽進多少”。而良好的溝通有神奇魔力,可以在教的同時,讓孩子聽得懂,也聽得進去,還擁有正向的親子互動,否則,家長很容易被孩子的行為激怒而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導致失控,出言責備孩子。

請謹記三步驟即可:

1嘗試描述孩子心中的想法

2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3告訴孩子可以怎麼表達比較好

爸爸知道,你覺得我誤會你了。(孩子心中的想法)

但是你講話的方式,讓我覺得很不舒服,當我在跟你說話,你不想聽的表情,讓我感到有點難過。(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爸爸一定會聽你說你的想法,但請你先聽我講完,然後好好地跟爸爸說就可以了,以及眼睛請看著我,用不著聽到不想聽的就翻白眼,然後很兇地用嗆的方式來回我。(可以怎麼表達比較好)

大人講完這三句話後,請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1。

說完該說就好,不要陷入批評碎唸的情緒發洩。


##2。

講完了,就專心聽孩子的表達,而且要把話全部聽完。不要沒聽兩句,就插嘴打斷,一副又要說教的模樣,這也是以身作則的榜樣。


##3。

當孩子試著用好的方式來表達了,請給他一個大大的稱讚。(要記得!!!)

這樣的溝通方式,是不是比大吼一聲你這是什麼態度!來得更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