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行业的潜规则之一:没有听过这部作品,相当于不懂相声

无论你听不听相声,喜不喜欢相声,但一个人的名字肯定绕不开,那就是郭德纲。好多相声迷都说老郭的相声不如以前了,从资深相声爱好者的角度来看,确实是的,但其中原因有好多,这个今天不谈,聊聊小编认为郭德纲相声生涯里(虽然老郭职业生涯还长的很)最经典的几个代表作。

相声行业的潜规则之一:没有听过这部作品,相当于不懂相声

如果把郭德纲的经典按分数来评,能接近满分的,只有这部和张文顺老先生合作的小剧场版“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全长:40分零7秒。

这是郭德纲最经典的,最被相声迷认可的原创相声,没有之一。甚至在有相声这个行业以来,这个作品都可以说是巅峰之尖,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应该是前无古人。

相声行业的潜规则之一:没有听过这部作品,相当于不懂相声

我们现在都在说郭德纲现在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年轻人拉回了剧场,让年轻人喜欢上了相声,喜欢上了曲艺和京剧。在相声、曲艺没落的时期,让观众因为一个人,一个团队而把热情重新点燃,重新爱上曲艺,这个成就至少在以前没有人做到过。包括一些相声名家,专业人士也都不得不承认2004年到2006年这三年,是郭德纲作品创作水平和演出水平的巅峰。

而“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也就是在那个时期诞生出的经典之作。

相声行业的潜规则之一:没有听过这部作品,相当于不懂相声

开篇虽以调侃张文顺老先生为引人,但带出来了相声百年来的历史,让听众们了解到相声辈分传承的情况和大致发展历程。

之后用了些时间描绘天桥当年底层人民的生活景象,非常真实生动,再延伸到相声行业的不景气时期,再到德云社前身“相声大会”成立之初之艰难,如唠家常,风趣幽默,知识性还特别强,真是让人惊艳。

如果要说相声应该是个讽刺艺术形式的话,那这部作品的后半部简单就是对相声这个行业完完全全的讽刺,郭德纲把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相声的原因,相声行业不景气的道理剖析的明明白白,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甚至把对相声行业一些现状的不满和感慨全部通过这部作品发泄出来了。也许因为言语过于犀利的原因,才造成了郭德纲后来被那么多主流相声演员排挤,打压,使得德云社在后来发展中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

相声行业的潜规则之一:没有听过这部作品,相当于不懂相声

总的来说,这个作品“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相声,当时可以说是只针对喜欢相声人群的教科书似作品。也正因为这部作品的开始,有了别人对郭德纲的打压和排挤,这反而更刺激出了郭德纲的斗志,陆续又创作出了更多更有讽刺意味的经典作品,比如:“我要反三俗”“我要上春晚”等等。

“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这部作品已经十几年了,2009年张文顺老先生也已经驾鹤西去,现在郭德纲和德云社已经占据中国相声市场大半江山,别的作品有可能再被拿出来翻说,但这部作品只能停留在那个时期了,不过经典终归是经典,相信有更多的相声爱好者会去欣赏这部作品,在相声史上,这部作品也绝对会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声行业的潜规则之一:没有听过这部作品,相当于不懂相声

附:后来郭德纲曾经和于谦也曾经再次说过这部作品,不过内容已经严重删减,远不如当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