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長的好不好,了解這4方面很關鍵!

氣候是決定馬鈴薯分佈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馬鈴薯生產分佈主要有四大種植區域,分別是北方一作區、南方冬作區、中原二作區和西南混作區,覆蓋我國大部分省區市。馬鈴薯屬於喜涼作物,對高溫敏感,且生育期較短,針對不同的種植區域掌握好相應的種植技術對馬鈴薯的生長很是關鍵。

馬鈴薯長的好不好,瞭解這4方面很關鍵!

馬鈴薯

北方一作區(春種秋收)

在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氣候較寒冷,無霜期短,夏季氣溫不太高,雨熱同季,或夏季雨少、春季乾旱。這些地方的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穫,一般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9月份收穫,一年只種一季。這個區域稱為馬鈴薯一季作區。

種植要點:在一季作區,春季乾旱是主要的氣候特點,農諺有“十年九春旱”的說法。春天風大,氣溫低,春霜(晚霜)結束晚,秋霜(初霜)來得早,7月份雨水較集中。因此,保墒,提高地溫 ,爭取早出苗,出全苗,便顯得非常重要。一般多采用秋季深翻蓄墒、及時細耙保墒、凍前拖軋提墒、早春灌水增墒等有效辦法,防旱抗旱保播種。播種時要厚蓋土防凍害。苗前拖耮,早中耕培土,分次中耕培土,以提高地溫。要及時打藥防治晚疫病,厚培土保護塊莖,減少病菌侵害和防止凍害的發生。

南方冬作區

在華南、東南沿海和西南的東南部等地區,夏季很長,冬季溫暖,長年無霜。冬季的月平均氣溫,大部為14~19℃,而且降雨也不是很多,因而種植馬鈴薯非常適宜。這個季節又正是水稻田的休閒期。當地農民利用這個季節種植馬鈴薯,產品除供當地菜用外,還大量出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產值很高。

種植要點:種薯來源是這個區域的特殊問題。冬種後每年2~3月份收穫,但收穫的塊莖不能做種。一是因為收穫的塊莖是在高溫下形成和生長的,種性極差;二是因為天氣炎熱,塊莖無法貯藏到11月份再用於播種。所以,每年必須從北方的種薯生產基地調入合格種薯,才能保證質量,達到豐產的目的。

南方冬種馬鈴薯,大部分都是用稻田。稻田溼度較大,需要在整地時做成高畦,在高畦上播種馬鈴薯。有的地方土壤太粘,不宜深種,又培不上土,可以用稻草等覆蓋根部,保證塊莖生長,不被曬青。

中原二作區(春秋兩季生產)

該作區是馬鈴薯二季作區,指在一個區域內一年種兩次馬鈴薯的生產過程。這一過程包括春薯和秋薯的兩次種植:

在中原及中南部地區,也就是黃河、長江的中、下游,無霜期較長,夏季氣溫偏高,秋霜(初霜)來得晚,氣溫逐步下降。這裡的農民提前到1~3月份進行早春播種,到5~6月份氣溫開始上升時,馬鈴薯已到收穫期,能獲得很理想的產量。這一季種植的馬鈴薯就為春薯。

秋薯作為第二年春播的種薯非常好,這是因為農民利用秋季氣溫下降的這一條件,把春薯再播種下去,冬初收穫的塊莖是在較低溫度下形成的,又都是少齡壯齡薯,種性較好。另外,秋季生產的商品薯效益也很不錯。

種植要點:馬鈴薯二季作區,雖然無霜期較長,有足夠的生長時間,但春薯種植仍要既考慮到本茬增產早上市,又不耽誤下一茬。所以要早播種,早收穫,並選擇結薯早、長個快、成熟早的品種。在馬鈴薯的生長期中,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加,植株容易出現瘋長。因此,在發棵中後期現蕾時,可施用碧潤來控制地上部的生長,促進塊莖的膨大。

秋薯種植使用的是春季生產的種薯,收穫時間短,沒完全渡過休眠期。所以,必須對它進行打破休眠的處理,不然會造成出苗不齊不全、減少產量的問題。對春季生產種薯進行打破休眠處理,可以使用在短時間內能起到解除休眠的化學藥劑。

西南混作區

該作區是馬鈴薯一二季混作區,主要是指西南地區,緣於我國西南部緯度較低,海拔很高,氣候複雜,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四季分明,有的地方比較炎熱。

種植要點:這裡雖然有各種植區的特點,但降雨較多,溼度較大,是晚疫病、青枯病、癌腫病的易發區。必須選用抗病品種。在這個區域內,四季都有馬鈴薯播種和收穫。

馬鈴薯種植區域分佈各有特點,所以,種植過程中“因地制宜”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