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號武船集團下水

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号武船集团下水

張旭 攝

9月29日,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號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該船建成後將打破目前我國在大型浮標、潛標布放、回收、搶修等保障工作中的裝備瓶頸,是國內唯一具備起吊並存放10米大型海洋監測浮標能力的工作船,在國際範圍也是起吊浮標能力最強的工作船。

“向陽紅22”號主要用於浮標/潛標定期巡視(登標)維護、定期布放、回收,浮標/潛標應急布放、回收、搶修等保障工作,同時具備執行斷面調查等綜合海洋調查任務的能力。該船總長89米,型寬18米,型深7.2米,最高航速≥16節,在零航速至最高航速範圍內可實現無極調速和DP-2動力定位,續航力為10000海里。在額定定員60人時,自持力為60天。

該船主推採用兩套全迴轉吊艙式電力推進系統,具有完善的浮標/潛標保障設備、設施。“向陽紅22”號總工藝師、武船集團船海設計公司董事長蘭志華介紹,該型船之所以具備超強起吊浮標能力,是因其艉甲板佈置的專業浮標作業設備——A型架、6000米纜繩收放裝置、登標梯等。其中,A架主體高26米、寬17.6米,起吊能力為76.53噸(750KN),在國際範圍內起吊浮標能力也處於領先水平。

浮標是當前海洋監測最主要的手段,可以對海浪、海溫、海洋生態環境以及颱風、海嘯等進行有效監測。浮標越大,則能夠安裝越多的探測設備。過去,我國由於缺乏專業船舶,大型浮標布放和維修的難度大、效率低。“該船將有助於我國的海洋觀測能力從近海走向深遠海,並提升我國全球海洋觀測水平。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啟動國家海洋立體觀測網的建設,浮標將會佈局到太平洋、印度洋。”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觀測處處長陳陟表示。

“向陽紅22”號建成後將在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服役,會參與多項重大海洋觀測任務,推動我國的大型浮標保障能力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