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捲土重來,發生這些情況要迅速就醫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卷土重来,发生这些情况要迅速就医

秋天到了,各種病毒都開始活躍,手足口、猩紅熱、流感、輪狀病毒真是一波接著一波,今天咱們來複習一下手足口的一些症狀。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卷土重来,发生这些情况要迅速就医

你知道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都有哪些嗎?你能分清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區別嗎?出現哪些情況說明寶寶的病情已經到了很嚴重的階段,需要迅速就醫?疫苗接種保護率怎麼樣?對寶寶安全嗎?

為了寶寶健康的度過高爆發期,如果不能快速準確的答出來以上問題的話,你就需要仔細看一下今天的這篇文章了~

1

什麼是手足口?

1

寶寶怎麼就得了手足口呢?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主要以柯薩奇病毒A16(CV-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A71)為主。

重症手足口多是由腸道病毒71型(EV-A71)導致的。

因為腸道病毒各型之間無交叉免疫力,所以寶寶現在得了手足口,不代表以後也不會得。

患兒和隱性感染者(成年人也包括其中)為主要傳染源,手足口病隱性感染率高。

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卷土重来,发生这些情况要迅速就医

2

手足口有什麼症狀?

第1期(出疹期)——此期屬於普通型,絕大多數患兒會在此期痊癒。

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典型皮疹不疼不癢,皮疹恢復時不結痂、不留疤。但某些型別腸道病毒如CV-A6和CV-A10所致皮損嚴重,皮疹可表現為大皰,伴疼痛及癢感,且不限於手、足、口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小部分患兒才會經歷第2期到第4期,所以寶爸寶媽們只需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症狀,千萬不要過度緊張!

出現第2期到第4期的症狀後,一定要將寶寶迅速送醫,以免耽誤病情!

第2期(神經系統受累期)——此期屬於重型,大多數可痊癒。

少數病例可出現,多發生在病程1~5天內,表現為精神差、嗜睡、吸吮無力、易驚、頭痛、嘔吐、煩躁、肢體抖動、肌無力、頸項強直等。

多發生在病程5天內,表現為心率和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發涼、皮膚髮花、血壓升高。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此期病死率較高,需要在第2期和3期準確識別,及時就診,是阻止第4期的發生的關鍵!

可在第3期的基礎上迅速進入該期。臨床表現為

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呼吸急促、口唇變紫、咳粉紅色泡沫痰或血性液體、血壓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出現抽搐、嚴重意識障礙等。

第5期(恢復期)

輕症一般在1周內痊癒,無後遺症。少數患兒發病後迅速累及神經系統,部分手足口病例(多見於CV-A6、CV-A10感染者)在病後2~4周有脫甲的症狀,新甲於1~2月長出。

3

出現這些情況要迅速就醫!

  • 體溫保持在39度以上,服用退熱藥後效果不佳

  • 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無法安撫。

  • 頻繁嘔吐

  • 呼吸或心率明顯加快,可表現為呼吸困難、面色蒼白

  • 四肢顫抖、無力,或者站不穩。

  • 6小時內沒有小便

2

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由於感染腸道病毒而引發的疾病,並且都會在咽喉部起疹子,因為引起這兩種疾病的腸道病毒種類有很高的重疊度,所以症狀也非常相似。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卷土重来,发生这些情况要迅速就医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致病病毒對比)

有些醫生認為皰疹性咽峽炎屬於感冒中比較嚴重的一種臨床表現,也有一些醫生認為這屬於手足口病的一種。

因為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跟手足口是一樣的。

與手足口病相比,皰疹性咽峽炎不容易出現重症,一般1-2周就可痊癒。

皰疹性咽頰炎早期就是高燒38.9°C到40°C),但發燒並不能幫助確認皰疹性咽頰炎。只有3—24小時以後嗓子紅了,起皰了才能確診。所以24小時之後症狀顯現再就診,更有利於判斷寶寶的症狀。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卷土重来,发生这些情况要迅速就医

1-2天后,這些小水泡破潰變為潰瘍,由於潰瘍疼痛,所以寶寶會出現不想吃東西、流口水、心情煩躁的現象。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高熱會可能會引發驚厥,驚厥發作起來情景比較嚇人,家長們很可能就慌了神。不要怕,熱性驚厥的發作時間大多短暫,一般孩子1~5 分鐘內會自然緩解;超過 10 分鐘的話,就需要迅速就醫了!

3

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到底怎麼區分呢?

想必寶爸寶媽們對於疫情的嚴峻性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但是很多家長卻還是分不清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區別。

其實,最好區分的一點就是,手足口在口腔內、手、足、臀部及外陰都有皰疹,而皰疹性咽峽炎只在口腔內有疹!

其次,手足口通常是先在口腔內發現皰疹,再發熱,而且一般都是中低熱(低於38.3°C),而皰疹性咽峽炎則是先高燒再出疹,而且皰疹性咽峽炎出現重症的情況較少

4

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都屬於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沒有併發症出現的前提下,

就算不使用任何藥物,也是可以自愈的,所以治療還是以緩解患兒的不適感為主要目的。

但是,很多醫生都會給寶寶開利巴韋林來進行治療,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抗病毒藥,但實際上,它並沒我們想象的那麼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目前只批准利巴韋林用於治療丙肝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且只有口服和霧化兩種劑型。

並且,由於利巴韋林會造成免疫抑制,並不建議兒童使用。

除了利巴韋林之外,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單磷酸阿糖腺苷等藥物也是不應該使用的。

還要注意的是,抗生素是沒有必要使用的,因為這兩種病都是病毒感染的疾病,而抗生素主要針對細菌感染,濫用抗生素的話還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可能引發抗生素型腹瀉。

如果手足口病引發各種併發症的話,就需要對症治療了,這些遵醫囑治療就可以,根據併發症不同,此時有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那麼,如果寶寶實在是難受,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如果寶寶高熱不退的話,我們可以給他們服用退燒藥,比如說泰諾林或者美林。

如果是咽痛嚴重的話,可以吃一些涼的東西,比如說冰激凌,並且要

讓孩子多喝水,以免發生脫水。

此外,如果出現上文中提到的需要迅速就醫的情況,請儘快就醫,以免耽誤重症患兒的病情!

5

如何預防是個大問題

勤洗手!全家人都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長換完尿布後接觸寶寶前要洗手哦!

腸道病毒可以通過紫外線和高溫煮沸式消毒。所以,避免吃夾生的食物,喝白開水,衣物杯子要勤曬,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家長要避免帶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公共場所。

不接觸患病寶寶,

同時如果自己寶寶患病,家長要主動做好隔離,避免傳染給幼兒園其他的小朋友。

還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感染手足口病雖然比較罕見,但不是絕對沒有。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必要的消毒隔離措施還是要做的。

6

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

接種EV71型疫苗,可以預防67%的重症手足口病以及84%的手足病致死。所以,接種了EV71型疫苗可能還是會得其他腸道病毒型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卻能預防最嚴重的後果,這筆賬算起來值。

EV71型疫苗是自費疫苗,需要打兩針,中間間隔一個月。目前可選的疫苗有兩種,一種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生產的,另外一種是由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兩種疫苗的推薦接種年齡是不同的,科興產的疫苗推薦6個月~3歲兒童接種,中研產的疫苗適用6個月~5歲兒童的。但家長並不需要糾結接種年齡的差異,因為1~2歲的孩子是手足口病的高發人群,中國疾控中心建議6個月~12月齡的寶寶儘早接種手足口病疫苗(EV71)

皰疹性咽峽炎並沒有專門的疫苗,但由於EV71也可能引發皰疹性咽峽炎,所以EV71手足口疫苗對於皰疹性咽峽炎也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具體可以諮詢一下當地的接種部門,可以根據說明書中的建議來給孩子接種。

1. José R Romero, MD.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nd herpangina,2018/06/02.

2.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版,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4q/201805/5db274d8697a41ea84e88eedd8bf8f63.shtml,2018/05/15.

分享本文,讓更多家長了解這兩種病!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卷土重来,发生这些情况要迅速就医

想省心養娃?

快戳原文跟兒科醫生學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