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他多方奔波只为帮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居于陋室,食于简灶,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倾听民声,细察民情......

自2016年5月7日来到梅州大埔县茶阳镇古村进行开展扶贫工作以来,这几乎是南华西街驻古村村干部张楠每天的生活写照。

张楠:他多方奔波只为帮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张楠

从帮助贫困村民就医治病,到协助村民上岗就业,再到帮扶贫困学生上学圆梦,茶阳镇古村的山头田间,都留下了张楠坚实的脚印和辛勤耕耘的身影。

得知贫困生辍学打工后心急如焚

大埔县茶阳镇古村是客家山区的一个贫困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在村里的大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因灾变贫、因病返贫、因家庭变故致贫的现象突出。

九月的一天,海珠区南华西街道办事处对口帮扶古村的驻村干部张楠在整理古村贫困户子女在校资料时,发现一名叫细妹(化名)的孩子没有交回《在校情况调查表》。张楠立即向村干部了解情况,原来细妹辍学是要到东莞打工了。

得知情况后,张楠十分着急,先后多次到细妹的亲属家里调查走访。细妹的妈妈在她年幼时离家出走,细妹一直由爸爸独自抚养。2012年,细妹的爸爸因病去世,年仅10岁的她成了一名孤儿,寄养在姑姑家中。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细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流,就连与照顾她的姑姑都很少沟通。

张楠从细妹的姑姑口中了解到,细妹的成绩一直不太好,原本该读初三的她在8月底的时候突然说不想读书了,觉得读书太辛苦,想要跟朋友出去打工。亲戚长辈多次劝阻,可细妹就是不听,还经常找不到她人。无奈之下姑姑只能让她出去试一试,兴许等她知道打工的辛苦后就会回心转意重回学校念书,于是托熟人在东莞给她找了份临时工。

“孤儿、15岁,打工”,当时的张楠脑海中不停闪现着这几个关键词,他很是为细妹担忧,而这几个关键词后面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张楠不敢细想,平时社会新闻中并不缺类似的负面新闻。张楠告诉e家君“对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接受教育还是辍学打工对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他在内心暗暗下了决定,必须帮这个孩子重返校园!不能让她日后想起才悔不当初。

于是,张楠第一时间向街道领导汇报了情况,街道领导指示一定要做通细妹的思想工作,毕竟她才15岁,还是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可以先做好她亲属的思想工作,同时跟踪学校和民政部门的政策动向,尽一切方法帮助细妹重返校园。

张楠:他多方奔波只为帮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多方奔波只为帮她重返校园

10月18日上午,张楠和村妇女主任再次来到细妹的姑姑家中,向她讲解义务教育和扶贫的有关政策,希望她能劝细妹回来读书。姑姑再次打电话给细妹时,听出她的思想已经动摇,尝到了打工的艰辛。张楠认为这是做思想工作的好时机,立即接过电话耐心劝导,他告诉细妹只要她能读完初中,扶贫单位可以资助她继续完成高中学业或报读职中,选一个喜欢的专业学习职业技能等,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最终,细妹同意回来继续完成学业。张楠的心头大石终于落下一半。

随后,张楠立即联系细妹就读的大埔中学,被告知由于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细妹的学籍已经被取消,教育部门的优抚政策也已经收回。为了兑现与细妹的约定,张楠紧急向海珠区驻大埔县工作组和大埔县扶贫局求助,并亲自前往县教育局沟通情况。教育局的同志现场同意,只要细妹回校读书,可以马上恢复学籍和优抚政策,并立刻与大埔中学达成共识。如此,细妹的学籍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细妹的思想工作已做通,学籍问题也顺利解决,此事似乎已圆满结束。但是,张楠并没有松懈,考虑到细妹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期,性格内向,容易受他人误导,思想容易反复。为免再生变故,张楠在征得街道领导的同意后,决定亲自将细妹接回古村。

10月19日一早,张楠与村妇女主任、细妹的姑姑一同驱车前往东莞。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下午1点见到了细妹。原来细妹已经被工厂老板辞退,在熟人的超市帮忙。为避免引起细妹的逆反情绪,先由妇女主任和她姑姑继续安抚细妹,张楠则向超市老板说明来意、沟通意见,超市老板同意细妹回校读书。

回到茶阳镇古村后,张楠来不及休息,又马上带着细妹的姑姑来到大埔中学帮细妹办理恢复学籍及入学手续。张楠还不忘叮嘱班主任,希望今后能多关注细妹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经过连续3天的奔波及多方努力,细妹终于在10月23日(星期一)上午,背上了书包,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在她这个年龄应该完成的学业。继续学业也许不能马上改变细妹的生活状况,但张楠说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返回校园,她的生活、她的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张楠说:“我们扶贫有一个理念,就是不能让贫困代继遗传,其中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贫困户子女教育问题,有些父母要谋生,孩子就要跟着大人到处走,学习场所都不能固定,何谈成绩。还有,如果各个县市教育保障政策不衔接,就难以保障到位。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保障孩子有书读,做好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张楠:他多方奔波只为帮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技能助脱贫,就业促致富

脱贫致富,帮扶是外力,内生动力是关键。入驻大埔县茶阳镇古村后,张楠和其他驻村同事开始,全力推动实施“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培养了一批又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一到古村,张楠便开始深入学校、农户、田间地头等开展调研,通过与同事的无数次入户走访、村民了解、村委讨论,驻村工作组锁定了就业技能帮扶的重点人群。

张楠:他多方奔波只为帮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入户走访。

为了解决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小敏(化名)在外工作的后顾之忧,张楠与同事积极联系医院,帮助小敏常年病魔缠身的母亲就医治病,同时鼓励她到大城市工作,并帮助她整理简历、为她的职业规划出谋划策,最终,小敏在深圳邮政局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此外,张楠与同事还协助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村民开店铺谋生,资助其购买电烙铁、电焊机、切割机等设备,协助办理了营业执照等手续。鼓励有志向,有兴趣的村民报考培训班提升技能,并协助报销上学的费用。

张楠:他多方奔波只为帮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到村民家中开展调研。

小e手记

张楠说,“贫有百样、困有千种。”驻村工作队让他深刻认识到,实施脱贫帮扶,需要摸清贫困户的贫困状况,再把准致贫脉,找出致贫源,然后精准施策,通过在外力上“推一把、搭台子、提一下,点一下”使其在短时间内改变现状,进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授之以渔"的目标,才能扶着贫困人民“自己站起来”。

“让古村脱离贫困,让青年人有所居,让老人安度晚年”,是张楠的梦想。

【记者 蔡晓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