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六大衝鋒鎗排名:波波沙第一當之無愧,百式衝鋒鎗太寒酸!


第六名:日軍百式衝鋒槍,百式衝鋒槍為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量產的衝鋒槍。最後該槍於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紀年1000年,所以起了“百式衝鋒槍”的名稱,於1941年2月起裝備部隊。

百式衝鋒槍有點怪胎或者另類,只有少量的裝備過日軍突擊隊,在戰鬥中表現一般。不久日本戰敗投降,就這樣還沒有來得及經過戰爭的考驗,就和日本侵略者一起,被送進了歷史的墓地。(二戰中生產標準型1萬支左右,傘兵型7500支以上)

第五名:英軍斯登衝鋒槍,英國恩菲爾德皇家兵工廠的雷金納德.弗農.謝潑德和哈羅德.約翰.特平,兩位設計師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設計。以兩位設計師的姓的第一個字母和ENFIELD的前兩個字母命名,就成了著名的斯登衝鋒槍。

斯登衝鋒槍給人的印象是“加工粗糙,面目寒食”,人們對其使用的安全性也頗有微詞。但它廣泛採用衝壓、焊接、鉚接等工藝,減少了車削加工,並採用流水作業,大大加快了生產速度。但其缺點也不少,比如特別容易走火。

第四名:美軍M3衝鋒槍,M3衝鋒槍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於二次大戰時期大量生產的廉價.45口徑衝鋒槍。於1942年12月12日開始服役,取代造價昂貴的湯普森衝鋒槍。由於外型像是替汽車打黃油的潤滑油槍,也叫M3黃油槍。

剛開始,美軍士兵對M3的外觀表現出極不習慣。但是被士兵們恥笑為"注油槍"的M3衝鋒槍一投入實戰後,因射擊時易於控制,很快就得到了美軍士兵們的信賴。

第三名:美軍湯普森衝鋒槍,又稱湯米衝鋒槍、芝加哥打字機、芝加哥小提琴,是美軍二戰中最著名的衝鋒槍。1942年,在M1928A1式的基礎上,發展了M1式衝鋒槍,並正式裝備美軍,成為美軍第一支制式衝鋒槍,後來在M1式的基礎上又改進為M1A1式衝鋒槍。

湯普森衝鋒槍可能是世界上名氣量大的輕武器之一了,因為採用老式技術,湯普森衝鋒槍的大部分零件都是鑄件,不是二戰中後期衝鋒槍大量採用的衝壓技術。這種結構雖然讓湯普森衝鋒槍非常堅固耐用,但也變得較重,連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很喜歡此槍,最大缺點就是造價昂貴。

第二名:德軍MP40,MP40採用大量衝壓、焊接工藝的零件代替MP38的機加工工藝的零件,這樣容易大批量生產,具有良好的加工經濟性和零件互換性。

MP40採用自由槍機式,口徑9毫米,32發直彈匣供彈,可連發射擊,表尺射程200米,摺疊槍托打開僅0.83米,槍托摺疊後只有0.63米,是把非常短小精悍的槍械,尤其適合在狹小的空間內作戰。

第一名:蘇軍波波沙衝鋒槍,按道理德國人做的槍更加精良些,為什麼德國人經常丟掉MP40撿起波波沙來用呢?因為它更好用!

波波沙最簡單的結構,最可靠的性能,最猛烈的火力,當然還有極其低廉的造價可以大量的生產,適用於大規模的戰爭。最終評選波波沙在幾個參數上獲得了大多數第一,不愧為二戰最優秀的衝鋒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