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01 什么是领导力?

也许在看到文章题目后,你会想:我并不期望孩子以后成为所谓的领导,我只希望他幸福快乐。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呢?

所以,首先必须说明,“领导力”并非指官衔职位所赋予的权力,领导力不等同于权势地位。而是一系列综合的能力及特质,它由多种特质组合共同决定,主要包括智力、人格、价值观以及与领导情境相关的一系列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概念摘自《领导力的早期发展》)

02 每个人都应成为人生的领导者

最近,一部英国纪录片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人生七年》,它被评为“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之一。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随机选择了14个不同层级的孩子,每七年进行一次拍摄,从7岁开始,一直到56岁。

在这部纪录片中,14个孩子的人生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他们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创造了不同的人生。有的人成为大律师,住着大House,有的人经历辍学,失业,经济困顿,有的人幸福,有的人抑郁。看完整部纪录片,其实可以发现很多造就不同人生的必然因素。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片中高富帅三兄弟7岁开始阅读《观察者》《金融时报》,14岁就可以逻辑清晰地讨论“应该设置法庭判定工人工资提升要求,禁止工人罢工”的社会议题,从小就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培养出了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肯定的态度,最终他们都成为了社会精英。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而出生教师家庭的尼尔,最令人惋惜,小时候活泼可爱,颜值担当。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由于强势的父母早早给他设定了人生规划,除了学习,父母从未教授他任何社会、人际知识,进入残酷的社会以后,完全没有应对能力,他在自卑孤独中沦为流浪汉,一生未婚。当记者问他:“7年以后你可能会做什么?”,35岁的尼尔迷茫且无奈地回答:“我有很多事想做,但问题是我比较可能做什么。最有可能的答案是,我依然在伦敦街头流浪。”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每个人都应成为领导者,自己人生的领导者。一个对自己的人生失去领导力的人,注定会迷茫,彷徨,在犹豫和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而相反,

一个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

未来不太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毁掉一生;

一个善于合作的孩子,

未来一定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孩子,

很难被困难打倒,因为他知道总会有办法;

一个具有沟通表达能力的孩子,

更可能召集他人去完成共同的目标;

……

这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便是领导力。而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孩子们的不同人生。

03 为什么要从小培养领导力?

领导力作为一种需要内化的综合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它不同于学习骑车这样的单一显性技能,无论何时,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即可掌握。领导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期,错过了,便很难再培养。俗话说:7岁看老,便是这个道理。早在2000年,Kellogg基金就基于领导力内涵与加州大学的学者专家一起针对北美各所高校学生的领导力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该调查的结论引人瞩目:

每个孩子都有潜力成为领导者

领导能力是能够被教育的

每个孩子都必须培养领导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内的家长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儿童领导力的培养,回顾过去十几年的情况,家长和学校在教育上的关注点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只关注学习成绩,到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再到督促孩子强身健体,再到现在的领导力、情商的培养。最近,“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被很多人推崇,这不仅是阶级的问题,而是不同阶级背后不同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的问题。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社会越进步,对人的要求越高,当今的社会,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可能成为精英。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管理者对儿童领导力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各国普遍重视领导力培养从小做起。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墨菲和斯丹芬尼·约翰逊认为,父母可以在幼儿2岁起就可以培养幼儿的领导技能。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父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领导力。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04 国内外实践

美国父母注重从小培养幼儿的领导力,常常通过让幼儿参加体育运动和游戏,有意识地开发幼儿的领导技能。通过鼓励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管理团队,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在家庭中,美国父母往往从小让幼儿参与组织和设计自己的生日聚会,家庭团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父母让幼儿承担起越来越多培养领导力的责任,如让幼儿实际策划全家的暑假度假周,包括,选择度假地点,预算,订机票,火车票,饭店等。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而在中小学和社会教育中,儿童领导力的培养呈现多种不同的方式,包括将领导力融入到正规课堂教学中,学校举办的社团活动或专门培养,以及由学校、社区、协会开展的各项周末、暑期领导力培养计划等。

国内也有很多中小学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轮值班委的设置等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领导力。也有一些学者专门对儿童领导力进行研究。

亚里士多德曾说:应当有一种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要,而是为了自由、高尚的情操。领导力教育应该就在此列,让孩子拥有驾驭自己人生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