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監管趨嚴,KK直播加強審查力度落實用戶實名制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網絡直播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網絡直播服務許可、備案管理,強化網絡直播服務基礎管理,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大力開展存量違規網絡直播服務清理工作。

此次規定的一個亮點是要落實用戶實名制度。《通知》明確要求落實用戶實名制度,加強網絡主播管理,建立主播黑名單制度,完善直播內容監控、審查制度和違法有害內容處置措施。

直播平臺有哪些措施來更好的落實監管工作?近兩年,頭部平臺對直播的審查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據記者瞭解,深耕直播行業多年的KK直播平臺早在政策出臺之前,就已經落實了用戶實名制度。KK直播市場營銷中心負責人祝凱宇以企業自身實踐舉例,他告訴記者,按照KK平臺規定,遊客是不能發言的,註冊用戶只有綁定手機、實名認證後才能發言,通過第三方註冊和實名認證的用戶可以發言。同時,為了確保實名且實人開播,KK直播上線了“主播開播實名認證對比功能”,更加精準地做到了每次開播的主播與實名認證信息匹配。

網絡直播監管趨嚴,KK直播加強審查力度落實用戶實名制

浙江浙杭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貝賽認為,落實用戶實名制便於政府管理和監督用戶,對於造謠、傳播不良信息的人具有一定威懾作用,有利於減少不良信息傳播,起到淨化效果。

艾媒諮詢直播行業高級分析師劉傑豪則認為,通過用戶實名制的監管,對於未成年用戶的行為也能形成一定的規範作用。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網民中,10-19歲的未成年用戶佔據全部用戶的18.2%。這些青少年用戶尤其需要平臺的監管和正確引導。

記者瞭解到,KK在日常監管中重點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明確禁止未成年人使用KK發起直播。同時,建立三班倒7×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對所有直播間的視頻內容和個人信息實時巡查和監督處理,並採取機器識別+人工二次審查的模式,對自動抓取的圖片進行審查判斷。技術監督與人工審核相結合,來保障直播內容的安全。

在貝賽看來,《通知》推動互聯網企業嚴格履行主體責任,這是從行政要求角度對現行法律規制不足的彌補,有利於推動整個直播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