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80後經常玩的小蟲子,如今能賣20一隻,大爺一天掙了1000多

相信80後的農村人都知道,那時年代,家長是不會給孩子買玩具的,要想玩就要自己動手,自己用爛泥做成小車,用木頭做成陀螺,雖然做的非常粗陋,但玩起來很開心。除了手工玩具外,還有一些自然界中現成的玩具,像螞蚱,知了,蟋蟀,蟈蟈都經常被孩子們拿來當玩具,也許當年這些東西都很平常,但是今天卻成了致富的搶手貨,今天就來給大家重點來聊一下蟈蟈。

農村80後經常玩的小蟲子,如今能賣20一隻,大爺一天掙了1000多

單從名字上講,城裡很多人都分不清蟈蟈和蟋蟀,雖然蟈蟈和蟋蟀很早前就成為人們的寵物,但兩者長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如果看見後立馬就明白其中的區別。外形上看,蟈蟈和蝗蟲長的還是很像,但是蟈蟈的觸角比較長些,而且不能發出聲音,蟈蟈的觸角明顯要比蝗蟲長,雄性蟈蟈會通過翅膀的摩擦發生“括,括,括”的聲音。

農村80後經常玩的小蟲子,如今能賣20一隻,大爺一天掙了1000多

蟈蟈雖然屬於鳴蟲,但其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發音器發出的,而是通過翅膀摩擦發出來的聲音。因為長相可愛,發出的聲音也比較有音樂感,深受人們的喜歡,據說幾百年前就有人把蟈蟈當寵物養。我小時候也經常玩蟈蟈,但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發展,農村小朋友也能玩得上商店裡買來的成品玩具,後來很少人去玩蟈蟈了。

農村80後經常玩的小蟲子,如今能賣20一隻,大爺一天掙了1000多

不知道什麼原因,從去年開始,鄰村一個在外打工的小夥子突然回到老家收購蟈蟈,平均每隻能賣20元,據說是城裡現在有很多人買回去觀賞,最近晚上野外到處是手電筒的影子,都是些抓蟈蟈的人。筆者昨晚上也跟這些人湊個熱鬧,雖然只抓到了5只,但也是非常開心,又找到了童年的感覺。張大爺年青時候就喜歡玩蟈蟈,如今抓蟈蟈還是那麼厲害,昨晚一共抓了60多隻,一起賣了一千多塊錢,樂呵呵的說道:抓一個月都有一年打工掙的多了。

不知道你們那裡還有這種小蟲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