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國慶倒計時一天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期待已久的小長假終於要到了

大牌哥祝大家節日快樂!

十一小長假,你打算怎麼過呢?縱觀各大景點人山人海,高速公路水洩不通,但宅在家又沒什麼意思。大牌哥給大家推薦一個好去處——大釗公園。30年前的今天,即1988年9月30日,大釗公園對遊人開放,不僅離家近,而且能夠體會家國情懷,感受革命先烈的力量。今天唐山市檔案館同大家一起重溫往日回憶吧!

歷史由來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大釗公園位於唐山市中心,原名“人民公園”。原為開灤的義地,1954年開始修建公園,佔地面積7.53公頃。1976年地震後,公園設施破壞嚴重。為了紀念革命烈士李大釗,1986年唐山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公園改名為“大釗公園” 。面積擴大到15公頃,開挖人工湖,修建亭、閣、軒、榭、假山等,栽植幾十種樹木和花卉。在公園西北側修建了李大釗烈士的半身塑像。1988年9月30日,公園正式對遊人開放。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彭真題寫了園名。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主要景區

大釗紀念景區

位於公園西入口內,是景區中的主景,突出了公園的主題。建有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錢紹武設計的、全國最大的李大釗半身花崗岩雕像。雕像建在人工堆置的土丘上,採用誇張的手法,加寬了肩部的尺寸,點出了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崇高思想。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基座下面種植了沙地柏,仰首翹起的柏尖,象徵著李大釗與敵人針鋒相對的筆鋒。雕像背景栽植了油松、檜柏、側柏組成的常綠針葉混交林,突出了烈士堅貞不屈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人民對烈士的懷念之情。軸線兩側種植了雪松、黃楊球和小櫱球等樹種,使人肅然起敬,產生莊嚴的統一感。為了打破紀念性園林單調、呆板、沉悶的形式色彩,在軸線兩側的綠地配植了花灌木,喻意李大釗播下的革命種子,已開遍祖國大地。

水族館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90年代,該景區用圍牆圍起,形成了獨立的園中園,曾是開展花卉和魚類科普活動的理想場所。現今已為唐山水族館,走進水族館,你會欣賞到形態各異的金魚、熱帶魚。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湖中曲橋、觀魚亭、水族館連成一體。遊人走在曲橋上,觀看湖中穿梭的魚兒時,彷彿置身於西湖的“花港觀魚”。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湖區景觀

若干個獨立的景點,通過湖岸線聯結,形成了系列景觀。

龍舟碼頭由售票室、遊船碼頭、畫廊組成。自碼頭向西,湖面由寬逐漸變窄,造成視覺上的近大遠小,起到延長湖岸線、擴大湖面的效果。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碼頭入口是一圓形洞門,它的南對景是建在湖中的沁春亭,亭子周圍種植了垂柳。春天,伴隨著柳樹的發芽,全亭包圍在碧綠的湖水中,掩映在嫩嫩的柳綠中,有期盼春天到來之意。人們站在亭中縮短了與水的距離,增加了對自然湖水的親切感。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碼頭的主對景是一組建在平島上臨水的綜合建築——晶閣鷂飛。晶閣是指白色建築形成的水中倒影,閃現在浮動的水面上,恰似一座水晶宮;鷂是指建築的平面圖形似鷂鷹。它是水面動、靜兩區的分界點,起到了良好的屏障作用。湖岸用石板鋪成1米寬的甬路,便於人們沿湖觀光遊覽。

唐山人國慶有福啦!就在唐山市區,不要錢而且風景如畫!

遊人在湖邊遊覽

這個國慶假期,大家不妨來到大釗公園,感受身邊之美,大牌哥等著你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