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小隊鄉村行,「石板生花」山水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振興小隊的隊員們,於8月22日至8月30日在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石板臺村開展了主題為“鄉村振興 青年作為”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活動結合了“鄉村調研”和“志願服務”兩種實踐形式,幫助村委會進一步瞭解到村內老百姓的具體需求,也為村子的發展和振興注入新活力、開拓新思路,並帶去切實有效的幫助。總體上達到了活動預設目標,志願服務效益顯著,過程中也展現了社科學子優良的素質風貌和責任擔當。

鄉村調研>>

在振興小隊看來,開展幫扶實踐的前提是:對村子的基本信息、現有資源和各類發展需求等有充分地瞭解和認識。因此鄉村調研是振興小隊此次實踐活動的重要部分,基本上也貫穿了實踐的始終。

首先,隊員們通過和村委會姜書記的反覆交流,對村子的基本情況、資源特點、發展思路進行了整體把握:石板臺村,位於北京霞雲嶺國家森公園園區內,108國道橫穿整個村莊4.5公里,屬大石河水系源頭。全村人口376戶,670人。村內青壯年勞動力流失較為嚴重,常住村民以老年人、殘疾人居多。但養老金覆蓋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年人,村委會對村內弱勢群體也有公益崗等補貼支持,因此村子的安定、穩定程度較好。關於村子的經濟發展狀況,村內的個人企業主要包括:建材、農家樂、種養殖業和商鋪。但規模化的種養殖業目前因開展退耕還林、畜禽散養退出以促進“綠海紅歌”(霞雲嶺鄉生態、紅色旅遊並行發展戰略)等生態保護政策而逐漸衰敗,因此農產品生產分散,規模和產量普遍較小。總而言之,村內資源種類眾多,但沒有突出部分,缺少品牌。因此村兩委對於石板臺村的發展思路是:根據鄉黨委政府“一紅一綠”的整體思路,結合自身特點,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以高端為主,以大眾中端為輔。加強宣傳推廣、客流引入。

振興小隊鄉村行,“石板生花”山水間

石板臺村政策宣傳標語

其次,隊員們在活動期間不斷深入基層,對村民進行走訪調研,受訪對象包括村內的1位菜農、3位養蜂人、2位農村小微經濟老闆、1位村醫和其他村民若干。瞭解民情、收集民意的同時,振興小隊也逐步明確認識到村內其他兩大發展需要:打開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和養老醫療等民生保障。

振興小隊鄉村行,“石板生花”山水間

振興小隊隊員訪談村民

志願服務>>

基於對村莊發展需求的宏觀和細節把握,本次實踐過程中,振興小隊的隊員共開展了四個幫扶實踐:一次活動的參與協助和針對三個不同群體的志願服務。

一次活動的參與協助,是指協助村委會開展“1974年下鄉知青返鄉”活動,輔助拍照、攝像等。老知青們的知青故事、奮鬥經歷和與村民深厚的感情都深深觸動了隊員們,並讓隊員們認識到新時代賦予青年人的新要求和自身在建設偉大祖國的實踐中所肩負的責任。

針對三個不同群體的志願服務,包括(1)幫助村幹部註冊和學習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石板臺村”發揮平臺的服務和宣傳功能,促進鄉村善治,也讓石板臺村秀美的風光和發展風采被更多人關注、瞭解。(2)針對村內老年人養老問題的解決進行需求評估和規劃設計,側重農村就醫政策建議、老年食堂發展構想、為解決百姓日常需求引進技術人員等方面。(3)通過學習成功案例和調研走訪,幫助農戶打開村內特色農產品銷售的新思路並進行農業資源整合、宣傳營銷的具體設計。

振興小隊鄉村行,“石板生花”山水間

振興小隊隊員幫助村幹部學習使用微信公眾平臺

開展志願服務實踐的過程中,為確保服務目標的最終達成,隊員們也持續同步開展了針對服務對象的調研,根據村子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不斷調整服務方案的具體設計。

石板生花>>

九天八夜中,振興小隊帶給石板臺村許多實質性的幫助和改變,達到了助力鄉村振興和建設的實踐初衷。隊員們也在過程中加深了對三農問題(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的認識,並積累了社會實踐的大量具體經驗。

石板生花,生出了石板臺村的發展之花,也生出了振興小隊的成長之花。雖然振興小隊在石板臺村的志願服務實踐已經結束,但隊員們會肩負起時代賦予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繼續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振興小隊鄉村行,“石板生花”山水間

振興小隊集體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