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偶遇兩道士,一個佩青銅鏡,能照未來,一個帶藤圈有緣可入!

從前,凌雲山下有個名叫尤竟成的人,忠厚老實,家庭富裕。他自幼聰明好學,常到凌雲山的三清殿去玩耍。長大後,銳意學道,隨身帶著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日夜研讀,久而久之,似有神人指點, 漸次領悟到了書中的大意。

有一天, 他獨自一人上山,剛走到半山腰,看見兩個道人坐在地上。一個穿著青衣,身上佩帶著一面青銅鏡,一個穿著黃衣,頸項上繫著數十個小藤圈。

小夥偶遇兩道士,一個佩青銅鏡,能照未來,一個帶藤圈有緣可入!

尤竟成心想他倆定是異人,走上前去恭敬地作揖,這兩個道人叫他同坐談話。尤竟成問黃衣道人:“您戴這藤圈有啥用處呢?”

黃衣道人說: “這個名叫因緣子,凡與道有緣的人便可進入。”

尤竟成又問青衣道人:“您戴這個鏡有啥用呢? 青衣道人說: “這個名叫業鏡,用來照人,可知終身貴賤壽天。”

尤竟成心想:這麼神,不如請求給他給我照一下,看看我下半生如何?於是苦苦哀求青衣道人!

青衣道人耐不住他磨,微微一笑然後用鏡一照唸了個咒語,看了看鏡子然後說: “你生來很孝順,心境淡泊,又崇信道教,本來只能活到二十歲,但後又增加了十歲。”

小夥偶遇兩道士,一個佩青銅鏡,能照未來,一個帶藤圈有緣可入!

尤竟成一聽,差點嚇癱在地上,因為他這時已經二十九歲。這不馬上大限將至嗎?可是家中尚有妻兒老孃,自己死是小,家中妻子老孃無人照料,這可怎麼辦?於是,“噗通”一聲,跪地請求道長救救自己!

青衣道人趕緊將他扶起說: “不要憂愁,只要你多積德行善,堅守孝道,堅意信道,壽命只會有增無減。”完這話,兩個道人化作一陣清風,忽然不見。”

尤竟成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點化,謹記兩位道人的話。回家後對待妻子更加和氣,從不動怒,對待老孃也是盡心盡力的服侍,好吃的好喝的都先緊著老孃,每天干完活,伺候老孃睡著後,依舊捧著《道德經》在等下仔細研讀,靜心參悟!

就這樣一晃五年過去了,尤竟成的母親病逝了,而他自己卻越活越年輕,又過了十年,尤竟成的妻子也因一場急病走了,尤竟成孤獨一人索性便上山去了老君洞中修道。

這天,門口出現了兩個道人,赫然便是以前的青衣道人和黃衣道人,尤竟成趕忙起身相迎。

小夥偶遇兩道士,一個佩青銅鏡,能照未來,一個帶藤圈有緣可入!

青衣道人和黃衣道人看著他說:“真是有緣,原以為你我再無相見之日,沒想這世間之事如此神奇,壽命天定,但扔有一線生機啊!不錯!不錯!”

此後,青衣道人和黃衣道人多次來洞中傳道,尤竟成的心裡豁然貫通,能預知人間災祥。他在老君洞中住了三四十年,只有一件蓑衣和一個斗笠,身上常年穿著一套青佈道袍,打霜落雪披蓑戴笠出來,解掛樹上,直冒熱氣,露坐的地方,雪不凝結,被人稱為“蓑衣仙”。

有人求他治病,他便在夢中相告如何治法,或者在夢中給人治病,疾病立即好了。他時常以竹枝擊地,謳唱道情,或在洞中誦仙經,或自唸詩歌,都是一些勸人為善的話。

他還常常用水拌泥,做些小泥人,人們拿回家去供養,祈求得到靈異。有的病人乞求他,將洞內的草帶回家中熬水治病,他答應了,吃了諸病全消!

他一直活到九十多歲,健朗如同壯年,又過了好些年,“蓑衣仙”突然消失不見,有人說他得道昇仙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