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人们在这天赏月,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沿传下来,变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家人身边度过一个圆满的中秋。比如,有的人没有家人独自漂泊,有的人离开家人远赴外地工作,有的人为了工作中秋加班。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那么,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日子中,邻居同事就是陪伴我们的“家人”。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度过美好的中秋是再好不过的事,可就有这么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住在一起的邻里啊,却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邻里纠纷,招致了两家大打出手,上演刀棍相加的“全武行”。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近日,经顺昌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被告人老王父子犯故意伤害罪,分别对老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对小王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

来看看案件的起因经过吧——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案件经过

某一天,被告人老王儿媳妇因用水问题与被害人老李三父子发生争执,老李殴打老王儿媳妇。老王夫妻及其儿子去找老李三父子理论。在理论过程中,双方发生争吵,老王两父子与老李三父子分别持木棍、木块、铝合金条,互相敲打。老王手中木棍被对方抢走后,

心生怨恨,跑回去拿柴刀砍向老李头部,导致老李重伤。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案发后,老王父子在顺昌县医院被公安民警抓获。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老王一次性赔偿老李各项经济损失共计9.3万元,老李对老王父子的行为表示谅解。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邻里之间就如同一家人,那么“一家人”之中哪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呢?本来能“一家人”和和气气度过一个美好的中秋的,却因为小事而造成“家人”的不开心。就不能如同历史上“六尺巷”的主人公一样邻里和睦么。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小故事: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与吴宅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子时占据张家的空地,张家不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于是告到了县衙门。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写信向张英告知此事,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寥寥数语,寓意深长。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检察官姐姐提醒各位:为了让回不了家的人们体验到在家过中秋的感觉,就一定要处理好邻里的关系。正所谓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有时候近在眼前的邻居比远在天边的亲人更有爱。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即使不在家人身边,也要和邻居和和睦睦的度过一个美好的中秋噢!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供稿:钟红娜

中秋节|“一家人”本该整整齐齐,和和气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