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過午不食”,這些謠言害人性命!

近日,有媒體報道,杭州29歲的小夥子5年“過午不食”,結果胃粘膜廣泛充血糜爛,長了兩個直徑大於2釐米的潰瘍,還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很多人說不吃早飯是慢性自殺,所謂“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少。”又是什麼時候流傳出來的“過午不食”呢?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小安上網查證,醫家最早談論“過午不食”的是清初三大名醫之一的喻昌,他在其醫案專著《寓意草》中,介紹一例“血證兼痰證治法”時提到飲食調養的重要 性,提到飲食時間與痰濁化生相關,從人體陽氣變化規律看,中午之前陽氣漸旺,可助脾運化,不易生痰;午後陽氣漸衰,此時再進食,則飲食難化而變生為痰。

“過午不食”到底會造成哪些影響?

低血糖

食物是補充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午飯到第二天早上間隔時間過長會導致頭腦發昏、四肢發抖、體力不支、心慌心悸等長期不吃晚飯會導致血糖極速降低。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抵抗力降低

人吃五穀雜糧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會導致營養不良,抵抗力自然會下降,更容易引發疾病。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失眠

長期處於飢餓的狀態入睡變得艱難,晚上睡不好影響白天的工作生活得不償失。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腸胃病

處於飢餓狀態下,腹部空空,無法提供腸胃消化的能量,促進胃酸的分泌。胃酸過多對胃黏膜造成多次傷害,而引發胃部不適,甚至出現胃炎、腸炎等嚴重的消化問題。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夜宵

不少朋友減肥失敗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夜宵,腹中飢餓無法入睡就選擇再次食用夜宵,入睡後腸胃的蠕動減緩,但是還要“加班”,不僅影響睡眠質量還加重負擔。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發胖

長期不吃晚餐容易營養不良,身體的代謝將會降低,肌肉溶解越多,脂肪代謝受到影響,從而更容易長肉。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傷害這麼多中醫為何要說“過午不食”?

按趙樸初先生的解釋,原因有二:首先是這過午不食來源於僧院,僧人的飯食是由居士供應,過午不食的首要是省錢;其次有助於僧人們清修,所謂“飽暖思淫慾”,適量的飢餓感是僧人修行的一部分。

還有朋友說了,古代的僧人天天捱餓,真可憐。

不然,僧人們午後是飲“茶羹”,茶裡要放蔥、姜、棗、橘皮、(食)茱萸和薄荷等物一起煮後才吃,除了茶羹,還有“代茶飲”給僧人吃,做法是將黃芪、茯苓、葛根、薏苡仁等14味先搗碎,再在炭火上烤出香味,臼中搗成細末。吃之前加上少許鹽、橘皮、蓽茇等煮熟,“煎以代茶”。這方子裡,茯苓、葛根、薏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多吃幾盞也扛餓。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而且,再進一步說,古人“過午不食”後邊還有一句話一直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日落而息”。現代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幾乎都是12點左右睡覺的,午飯和第二天早飯隔了18小時以上,效仿古人只能讓身體越來越差。

古人常說,人活七十古來稀,古代人平均壽命是60,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是80,這也從側面證明一日三餐才是養生的真道理。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有的朋友說了我就想減肥怎麼辦?小安告訴大家真正的養生之道,營養均衡,少食多餐,也就是說每日進食的食物保證營養的同時,不用吃的過飽(6-7成飽即可),若午飯的確吃的過飽,下午可以略微的吃一點點,也可以早睡早起縮小兩頓飯之間的間隔,最重要的是,運動是最健康的減肥方式。

吃好晚飯,其實也沒啥難的,小安給大家找了一個小方法:

8:00之後不進食,攝取適量的蔬菜、主食、補充蛋白質、粗糧,吃個七分飽樓下慢慢跑一跑,你學會了嗎

最近流行“過午不食”,到底啥是“過午不食”,這種說法科學嗎?




安心好生活,點一點關注,捕捉可愛的健康小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