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感情不說早安晚安

我們的感情不說早安晚安

「秒讀秒回算什麼,已讀不回才浪漫!」

我身邊很多情侶的生活都非常緊密地與彼此連在一起,遠距離的人也能透過頻繁地傳信息、通話、視頻,幾乎沒有時差地與對方共享生活。

「保持聯絡」好像是交往的第一守則

公開感情狀態前,我低頭滑手機,朋友都知道我在檢查Email、滑朋友圈,或者讀電子書;公開感情狀態後,每當我只要滑開手機,朋友們就會半帶戲謔地調侃: 「在跟男朋友聊天喔~」「交男朋友也不能忘記朋友的存在啊!」

無奈的是,我真的沒有在跟男朋友聊天。

說實話,當初認識的頭九個月多,我跟他不怎麼常傳信息給彼此,也很少連續聊天超過十分鐘,更別說一天一通話、起床道早安、睡前說晚安。在可以自由聯繫彼此的情侶圈裡,我跟他大概可以榮獲每日最少聯絡的前五名吧。

這在我朋友眼裡簡直不可思議。

「你們不是遠距離嗎?這樣戀愛怎麼談得下去啊?」

剛好,我跟他都是可以隨時忘記自己有男女朋友的人。

我跟他很少聯絡,不只是語音通話,連傳信息都有一搭沒一搭的。平均來說,間隔好幾個小時才會回覆信息、常常話講到一半就被已讀,可能隔天才能收到對方信息;如果其中一方進入緊湊的工作期或大考期,聊天的頻率與長度就會大幅下降,等到忙完了才會互相關心近況,兩三個星期沒聽到對方聲音也理所當然……。

可能別的情侶會因此小吵架,但對我們來說,這些事情從我們初認識到感情加溫,一直以來都很習以為常。

聯絡,是我想跟你說話,你也想跟我說話

很多人將感情的基礎建立在互相聯絡的行為之上,認為有固定頻率的交談是維持兩人溫度的重要因素。其實感情的穩定跟交談的熱絡程度沒有關聯,真正把你與他連結在一起的,是你們在分享生活細節時,真誠投入的心意。

「聯絡」這件事情啊,是我想跟你說話時,你也想跟我說話,這樣才有意義。與其跟隨社會墨守成規的戀愛教條走,該說早安時要說早安、該問中午吃飯沒就要問中午吃飯沒,我們更希望收到對方信息時,是他發自內心地想與自己分享什麼,沒有敷衍、沒有強迫,其他傳遞瑣碎信息的時間,變成交還給彼此的獨處的權利。

於是我們逐漸培養出獨特的傳信息的默契。

只要他一分鐘內沒有回覆信息,我就會把app切掉,繼續做我自己的事;他常常選在做菜與吃飯時間傳信息給我,因為午晚餐是我們兩人都會稍作休息、有空檔的時段。

看似冷漠,尊重對方獨處的選擇

兩人相處之間的冷漠,其實是尊重對方需要獨處的時光,無論是上課、工作、運動,理解彼此有想要一個人消磨時間的需求,相信即便沒有時刻聯絡,感情的厚度也不會減少。

正因為我們被賦予了選擇要不要聯絡對方的自由,我們深知對方的每一則信息、難得閒聊的十分鐘、偶爾撥打的語音電話,都是兩人自願付出獨處的時間,換得珍貴而真實的相處時光。

這份希望與對方相處的心情,是將「聯絡」昇華成「聯繫」的力量,即使沒有時常與對方互動,但因每一次難得交談都彌足珍貴,心與心的連結也更加強壯。這樣的連結讓感情不曾出現斷層,反而能越來越強韌:上一個話題沒有聊成,就再開新的話題;兩三週沒聽見彼此的聲音,見面時一個擁抱親吻就把空隙填補起來。

我想,最緊密的感情,就是即便我們沒有天天相見、日日聯絡,我們也不曾漸行漸遠,不曾失去與彼此的聯繫。

無論是共享生活回憶,或是共創記憶,交往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每天都跟我早安晚安,而是你跟我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不容忽視的感情質量。

各位朋友,那你自己在關係上(家人、朋友、情人等),是怎麼看待「聯絡」與「聯繫」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