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葡萄总是出现烂果问题吗?白腐、炭疽病可是最主要因素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白腐、炭疽病则是直接导致葡萄烂果的最主要因素,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烂果病的措施。

你的葡萄总是出现烂果问题吗?白腐、炭疽病可是最主要因素

1、葡萄生长后期烂果发生的原因

①病菌感染:一般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也有黑腐病。

②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偏施氮肥,缺少钾、钙、微量元素,或挂果过多、负载量大,致使植株长势弱,降低了抗病能力。

③气候潮湿:夏剪不及时,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雨水过多、土壤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加速了病害的传染和蔓延。

2、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病的发生症状

①葡萄白腐病

此病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

1)症状:

a、果穗感病:一般先从接近地面果穗的尖端开始,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发病初期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腐烂病斑,后病部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最后全果粒变褐腐烂,果粒形状不变,穗轴果梗常干枯缢缩;病后一周左右,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经常整穗腐烂,受震动时,病穗与果粒极易脱落。病果潮湿时能释放出一种特殊的霉变味。若在果实上浆前发病,因其糖分含量低,果粒易失水干枯,形成深褐色的僵果,往往挂在树上长久不落。易和房枯病混淆。

b、新梢感病:多在摘心处和其他受损部位先发生,特别是由土壤中萌发的萌蘖枝最易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污绿色或淡褐色的椭圆形斑,后病斑向两端扩展,逐渐变暗褐色,病斑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点粒。有时表皮变褐干枯翘起,与木质部组织分离,纵裂成乱麻状。病害严重时,可使枝蔓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c、叶片感病:多在叶缘、叶尖和受损部位发生,先是产生边缘呈水浸状、污绿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病斑,后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亦可形成分生孢子器,多产生在叶脉两侧。病叶易破碎。

2)病原:病原常见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灰白色至灰褐色,并有孔口。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着生在分生孢子器底部的丘状组织上;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或瓜子形、初无色,成熟时呈褐色,大小为8.9-13.2微米x 6-8微米。

3)发病特点: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散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是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风雨、昆虫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媒介。雨水不仅把带有分生孢子的土壤颗粒飞溅到果穗或接近地面的新梢上,也是孢子萌发侵染的主要条件。因此,6月上、中旬降雨次数的多少和降雨量的大小决定当年白腐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发病严重。白腐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由伤口侵入,如田间操作的机械伤、虫咬伤以及风害、雹害造成的伤口等,小果梗的密腺、叶片的水孔等也都是病菌侵入的门户。

4)发病时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盛期。夏季高温多雨,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

你的葡萄总是出现烂果问题吗?白腐、炭疽病可是最主要因素

②葡萄炭疽病

1)症状:此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灰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天后,产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多雨潮湿的天气,自盘中流出粉红或橙红色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面,果粒变软腐烂,逐渐失水干缩,变成僵果脱落。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凹陷病斑,影响果实成熟。

2) 病原:常见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盘长孢属。病果上的小黑粒点为分生孢子盘,上面聚生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0.3-15微米 x 3.3-4.7微米。

3)发病时期:果实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7月下旬到8月份,如果9月份降雨,病菌还可侵染,但比以前发病轻。

4)发病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在1年生枝蔓的表层组织及病僵果上越冬,副梢带菌率最高,其次是结果母枝、果穗、叶柄、卷须、穗轴、果梗等,。翌年春条件适宜时大量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带有分生孢子的雨滴落到果实上便开始初期侵染,若传播到叶片、新梢上便侵入到组织内部,但表面看不出异常,为潜伏侵染。这种带菌新梢为下年的侵染病原。在幼果上的孢子现在果面萌发,10天后进入寄生。菌丝通过角皮层进入表皮细胞,然后病菌停止生长,直到果粒成熟才开始发病。

3、葡萄后期烂果的主要防治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

1) 合理施肥:施纯氮量控制在750千克/公顷左右,肥料要适时施用,防止徒长,要开沟深施,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适当配合,要增施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最好施用设施栽培或套袋栽培。

2)及时摘心、及时绑蔓:生长期要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以减轻发病。同时需要及时摘除副梢,防止树冠过于郁闭,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雨后要搞好果园的排水工作,防止园内积水。

3) 清园:葡萄收获后及时清除留在植株和架面上的副梢、穗轴、卷须、僵果等,把落在地上的干枯枝、落叶彻底清除园内,然后集中烧掉。

你的葡萄总是出现烂果问题吗?白腐、炭疽病可是最主要因素

②消灭越冬病原菌

1) 葡萄收获后及时清除损伤的嫩枝及老蔓,增强园内通透性。

2) 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架面上的副梢、穗轴、卷须、僵果等,把落在地上的干枯枝、落叶彻底清除园内,然后集中烧掉。

③药剂防治

1) 地面撒药消除菌源:对上年发病严重的果园吧,在病害发生前,地面撒石灰(施药量约75千克/公顷);PH值较高(7以上)的土壤可进行地面撒药:福美双、硫磺粉各一份、石灰2份,三者混合均匀,撒在地面,用量为15-30千克/公顷。

2) 喷药保护:生长季节喷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保护叶片、枝蔓、果穗等,减少侵染机会。

3) 针对病害,对症下药:一旦发生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要对症下药,但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不可连续单一用药。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交替使用进行防治。另外果实着色后为防止农药污染果穗,配药浓度不宜超标。

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

来源 果业通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