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危害和防治

非洲豬瘟(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一、歷史與分佈

1921年,東非國家肯尼亞首次確認非洲豬瘟疫情。隨後,在非洲流行,1957年首次傳入歐洲,1971年傳入美洲,2007年,首次傳播至歐亞接壤的格魯吉亞,隨後傳入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並在高加索地區定殖。2012年傳入烏克蘭,2013年傳入白俄羅斯。2014年傳入歐盟的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2016年傳入摩爾多瓦,2017年傳入捷克,羅馬尼亞。2018年8月我國遼寧確診首例疫情。

二、危害

非洲豬瘟對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豬感染後,發病率和病死率可高達100%,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三、流行病學

1、傳染源

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的家豬、野豬和軟蜱;病死豬的血液、組織、分泌物和排洩物。

2、易感動物

家豬、歐亞野豬高度易感,無明顯品種、日齡和性別差異。成年非洲疣豬雖可感染,但臨床症狀不明顯。

3、傳播方式

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播,間接接觸或軟蜱叮咬也可傳播。

四、臨床症狀

OIE法典規定的潛伏期為15天。嚴重病例一般在感染後2~10天死亡。依臨床症狀程度不同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

無症狀突然死亡。

2、急性型

體溫升高至42℃沉鬱,厭食,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神經症狀。妊娠母豬在妊娠的任何階段均可出現流產。

3、亞急性型

症狀與急性相同但病情較輕,病死率較低,持續時間較長。體溫波動無規律,常大於40.5℃。呼吸窘迫,溼咳。關節疼痛、腫脹。病程持續數週至數月,有的病例康復或轉為慢性病例。

4、慢性型

呼吸困難,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通常可存活數月,但很難康復。

五、診斷

由於非洲豬瘟與古典豬瘟等疫病症狀相似,臨床上很難鑑別診斷,必須依靠實驗室檢測進行確診。發現免疫過古典豬瘟的豬無症狀突然死亡,或出現步態僵直,呼吸困難,腹瀉或便秘,糞便帶血,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等症狀,剖檢表現脾臟腫大,淋巴結出血,可判定為非洲豬瘟可疑病例,應立即向當地獸醫部門報告。

六、防控措施

各地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全方位做好防控工作。加強邊貿監督管理,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水平,加強監疫情排查監測、報告和應急處置工作。加強部門配合、聯防聯控,有效防範境外疫情傳入和擴散。

1、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嚴禁夾帶動物及其製品入境

2、嚴禁從有非洲豬瘟疫情的地區進口豬及其產品

3、對進口豬及其產品的入境運輸工具進行嚴格監督、檢查、登記和消毒,防止運輸工具機械傳播,對國際航班、火車、船舶的廢棄物和泔水等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被家豬接觸感染

4、養豬場(戶)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嚴禁使用泔水餵豬

5、避免家豬與野豬接觸,防止蜱等吸血昆蟲的叮咬

6、加強疫情監測,早期識別感染,發現可疑病例及時上報,一旦發生疫情,立即採取措施,嚴防疫情擴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