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禁限目录,用“精细化”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9月26日上午,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对于想要在北京创新创业、投资发展、生活就业的企业和个人,想知道哪些产业在北京的哪些区域可以发展,哪些是被拦在“门”外的,都在这份目录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引。

新版北京禁限目录,用“精细化”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其实在2015年,北京就第一次发布了城市产业禁限目录,给城市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此次的新版禁限目录,不仅根据实践结果对2015年版禁限目录做出了修改,更结合城市发展及市民需求,对一些产业原限制产业做出了保留,这些变化让新版北京产业发展禁限目录体现出“严”、“细”、“接地气”的特点。

新版北京禁限目录,用“精细化”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严“,新版禁限目录中,对一些限制类产业的严控足以体现出北京对把握城市发展方向、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决心。比如在东城区和西城区,除棚户区改造、危房即老旧小区改造、文物保护区改造外,禁止新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住宅类项目,这足以体现对老城严控大拆大建、坚持人口疏解、推动“留白增绿”的政策导向。比如对朝海丰石四区,东、西、北五环路和南四环路以内,禁止新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这些足以说明坚持产业疏解、推动郊区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均衡发展的决心。

新版北京禁限目录,用“精细化”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细”,此次新版目录中,分类施策、精细引导的理念让此次目录更多体现出“精细化”的特点。比如通过“因区施策”,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来设置产业目录,按照"1+4" 的分区域差别化禁限管理(“1”指适用于全市范围;“4” 指在执行全市层面措施基础上,分别适用于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外的平原地区,生态涵养区)。其中,首次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单列,对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业等符合适合自身定位的产业政策打好了基础。同时,本次目录注重从产业链条、综合竞争力角度进行把握,区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链条环节,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和环节予以细分支持,避免“一刀切”。比如在制造业中,除老城外,全市范围内对研发、中试、设计、技术服务等非生产制造环节均细分支持;对新能源车整车、新能源专用关键零部件、工业机器人制造等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不予禁限。这些都足以说明,北京产业目录的禁与限,并不是不发展了,而是为了“瘦身健体”。

新版北京禁限目录,用“精细化”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接地气”,在此次新版目录中,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得到了具体的政策支持。比如《目录》对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业这两个产业中保障城市运行的食品制造不予禁限,为连锁餐饮、超市、便利店提供主食、副食、调料等配送的中央厨房和食品制造不予禁限;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中,对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等保障城市运行项目不予禁限;三环路内禁止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并将规划的城市物流配送节点、服务居民生活的末端配送网点等除外;甚至还对以往老城内严格控制的汽车清洗、五金门店等不予禁限,这些都足以说明,新版目录在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同时,还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产业予以了保留和引导,这些“接地气”的禁与限对于保障民生和城市运行的秩序而言,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新版北京禁限目录,用“精细化”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此次新版《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对限制类产业控制之严,对城市产业发展引导之细,在保障民生方面的“接地气” 等特点,无疑证明此次新版限制目录出台背后是主管部门对城市产业发展“去与留”、“舍与得”之间理性权衡之后的明智选择,将更加助力北京这座城市的瘦身健体、产业健康发展,最终将直接推动这座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让这座城市变得更为美好、宜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