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注】:這篇文章是一位跟隨視頻課程練習一年半之後練功的體悟和心悟,中途和他之前一起練習套路的朋友來三清山進行過一次面授梳理和總結,如今他們彼此鼓勵,彼此監督,進步非常快。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算起來,我練站樁斷斷續續有十幾年了,期間也練過幾個套路,接觸過好幾個門派的東西。曾經也正兒八經地拜過師,其實也就進行了四天的培訓,心裡想著,師父的師父那麼有名,我也算是名門之後了,經過這次的面授機宜,以後肯定就能一路坦途,假以時日,我也能傲視群雄。可半年之後,我漸漸覺得似乎哪裡不對勁,腰椎和膝蓋越練越疼,我很好學,就問師父,師父說這是病灶反應,要增加練習時間,把病灶排出去,我很聽話,真的就照做了,可不僅疼痛沒有減輕,有的時候還胸悶氣短,第二天頭暈腦脹。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還好我機靈,馬上就停止不練了,漸漸地胸悶頭暈的現象沒有了,可腰椎和膝蓋的疼痛依舊不離不棄。沒辦法,我又在網上到處找文章,找視頻,萬一被我找到“真經”也說不定,緣分這玩意誰講的清楚呢?書買了十多本,光碟買了好幾套,還是覺得沒多大的效果。後來也去公園學過,也報過網絡的線上課程,這些師父都是師出名門,都是有真功夫的絕頂高手,可我的腰椎和膝蓋疼痛問題一直沒有誰能幫我解決。痛定思痛,我終於明白,根本的原因不在這些大師,而在於我自己的態度。總想著一和名師沾上邊,就能持續的收穫練功效果,也是因為自己的身體沒有真正的感受,所以缺乏正確的判斷。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通過這一年多的專心練習,我的身體告訴我,這才是我一直所追尋的。腰椎疼痛的根源在於我為了使命門凸出,而過於讓上半身前傾,以致在腰胯這裡掛力了,腰胯的掛力就容易造成氣血運行在這裡受阻,而且,由於上半身的過度前傾,造成重心不穩,為了維持重心,就不自覺地要依靠腰部,腿部的肌肉來參與,長期以往,又造成了膝蓋在承受身體的重量,加劇了氣血運行的不暢。知道原因,只是真正發現了問題而已,關鍵是要解決問題,這,就需要真正的明師,能把他的練功體悟與心悟毫無保留地傳授,並且能適時督促,跟進你的練習,一有偏差就能及時糾正,這樣,才能漸漸回到合理的軌道中來。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我個人覺得,撐筋拔骨的練習不僅是可以疏通經絡,強健筋膜。還可以檢閱身體的平衡情況,身體假如某個部位經絡不通,在撐筋拔骨練習的時候,這個部位會用痠痛告訴你。然後,就是樁架的循序漸進調整,樁功的所有練習內容,像:虛靈頂勁,沉肩墜肘,開胛開肋,開髖鬆垮,包括呼吸的練習等等,都得在規範的樁架裡,才能得到該有的體現。沒有樁架的規範調整,往後越練會覺得阻礙越大。只有在整體的框架內,才能漸漸容納更多的東西,身體才能吸收更多的營養。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剛開始練習站樁,不用過於糾結細節。只需做到:兩腳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腳趾微微抓地,膝蓋保持和腳尖同一方向,膝蓋先別急於彎曲,通過斂臀,下顎回收,讓脊柱得到上下的拉伸鍛鍊,脊柱的正確位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身體的中正狀態。把肩自然放鬆平,先別去管什麼沉肩墜肘,雙手如抱一個球與胸前,最後,在保持住斂臀的狀態下,微微下坐,這時膝蓋是呈現自然的彎曲的。樁架的調整要循序漸進,做到以上要求,就是先讓身體獲得上下拉昇的挺拔狀態,使脊柱不偏不倚,從而實現中正的目標。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當上下的拉伸獲得體感之後,“四上一下”“縫尖必勾”已養成習慣了,就煦再進行左右的橫撐練習。保持住肩的松平,漸漸把肘向兩側逐漸抬高,這時,胸部慢慢地會有通透的感覺。在保持住斂臀微坐的狀態下,把髖關節向兩側慢慢打開,漸漸做到“圓襠”,髖關節打開了,膝蓋是自然的同時外撐的。值得提醒的是:很多人為了“圓襠”,使勁把大腿連同膝蓋往外撇,腳就成外八字了。這裡面很微妙,雖然只是一點點區別,但長期以往,所產生的效果會有天囊之別。髖關節打開了,胯自然會漸漸落下,“圓襠落胯”才能形成一個小整體同時實現。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這個時候,身體會漸漸體會到初步“整體”的感覺。然而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隨著撐筋拔骨練習強度的增加,每個關節腔的有序有效打開,再保持住脊柱的上下拉伸同時,慢慢地會體會到腰隙,髖胯的鬆開,這個時候往往命門位置會有酸脹之感,隨著腰胯的鬆開,身體的重量會漸漸下沉,這時對左右橫撐又有更高的要求。通過後背胛骨與後胯嚮往呈弧度撐開,膝蓋會自然跟隨整體微微內裹,這時,腹股溝漸漸會得到放鬆,而身體的重量則漸漸地落於前腳掌。這時,就可漸漸體會到,如何在整體中獲得松沉,如何在松沉中實現自然,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會體悟到,如何自然地做到整體與松沉。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當然,這裡面的每一步練習,都會產生不同的機體感受和反應,這就需要有真正把功練上身的明師進行適時的解惑,述理和糾偏。缺少這一環,哪怕是張三丰起來親自教你幾節課,也不可能就能遵循功法的客觀規律自行練習下去。所以,練功不可能一勞永逸,只有經歷不斷的糾偏,才能讓身體漸漸體會到功法的奧妙。有了身體真切的感受,體會到了通透愉悅的美感,才能對很多功法理論有自己的正確判斷。

我終於漸漸明白:站樁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

================================

這篇文章有些長,邏輯上也不夠嚴謹。但確實說出了練功的真實體感。

只有身體才會告訴你,什麼是合適的。因為練功,是為人服務的。再好的噱頭,

再高大上的理論說教,假如不能在具體的練習中起到指導作用,也枉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