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钱跃龙(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张伟(铜陵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韩亮(铜陵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司登高(铜陵市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由这四位同志组成的铜陵市2018年援藏医疗队自5月21日离开铜陵奔赴西藏至今已过去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里,队员们身体如何?工作如何?精神状态又如何?市卫计委以及各派出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在牵挂着远在西藏的他们。

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你们在他乡还好吗?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由三家医院派代表组成的慰问组,在节日到来之前,带着真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前往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看望了我们的援藏队员。

经过十余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慰问组于深夜抵达拉萨贡嘎机场,医疗队队长钱跃龙和队员韩亮早已等候多时,来不及客套寒暄,大家只想尽快把自己放平在床上。胸闷、头晕、鼻塞等高原反应迅速袭击了慰问组成员,身体就像是躺在飘摇的船上,注定一夜无眠!

到浪卡子县沿途要经过美丽的羊卓雍措湖,她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岗巴拉群山之中。中巴车翻过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后,坐在车内的慰问组成员无心也无力欣赏沿途的风光。尽管来之前,大家已经提前用上了各种对抗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可胸闷、头晕、气喘、呕吐、腹胀还是毫无悬念地一一袭来。想着我们现在经历的一系列不适正是援藏队员们曾经所经历的,大家强打起精神。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到了海拔4500米援藏队员们长期工作和生活的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慰问组成员收到了哈达——这也是藏区人民迎接客人最崇高的礼仪之一,使每个人都心生暖意。慰问组的组长市人民医院工会主席王辉敏看着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队员立刻红了眼眶,我们的援藏队员黑了、瘦了,但精神状态都不错,看到老家来人,都非常高兴。

“司医生,过来看一下产妇。”刚一下车,就听见护士呼叫司登高医生,司医生来不及换上工作服,立刻冲到产房看产妇羊水情况,评估新生儿、下医嘱,简洁干练!在会议室里,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的王院长向慰问组详细介绍了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也感谢队员们的辛苦付出!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慰问组随后参观了医院的硬件设施以及队员们干净整洁的公寓楼。王辉敏主席说:“中秋佳节快到了,你们不能回去过节,我们给你们带来了家乡的味道。”队员们相互调侃着“知道现在铜陵生姜上市,这就是治愈系礼物啊!”四位援藏队员早已兄弟相称,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分担苦痛。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韩亮深知作为同行的妻子艰辛与不易。“我在这里辛苦不算什么,家里的妻子和父母更辛苦,其实他们背负的更多……”

司登高感叹:“这里的夜晚漫长而寂寥,白天忙起来还好,到了晚上,特别是节假日,就格外想家,我爱人所在的科室心血管科也特别忙,孩子只能丢给家里老人带。”

“这里硬件还算不错,紧缺的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当地百姓的基本医疗常识也急需要普及”

“我们在这多待一天,就有义务为他们多做一些”。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短短四个月,援藏队员们普遍感到: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要走的路真的还很长很长,要抓紧在西藏的有限时间,竭尽所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当地医生,尽可能多的做好“传、帮、带”。于是就有了:下医嘱时总是琐碎而絮叨,听上去似是与年纪不相符的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利用晚上非工作时间为浪卡子县医院的医生讲课近三小时而不自知;利用假期自愿参加环湖自行车赛医疗保障组而不要任何报酬;利用业余时间制作PPT培训当地医生权当义务奉献;深夜率当地医院医生抢救新生儿成功而倍感欣慰。当然,援藏队员们也有对当地百姓基本医疗常识缺失的遗憾;有对年青生命过早凋零的惋惜;有对环湖骑手受伤后坚持到终点毅力的钦佩。援藏队员们秉承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无需刻意说什么“奉献”或“神圣”,沉浸感已然不言自明——带着七分习惯、两分热切、还有一分不易察觉的年少意气……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但无论山多高,前方都一定会有路。这似乎像我们的援藏医疗工作,面前有一座座山,但那是短暂的障碍,而前方的路,会是永恒的坦途。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再见了,让人魂牵梦绕的雪域高原;再见了,千里之外的牵挂,期待着你们两个月后平安凯旋!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主办单位|铜陵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