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掛∣佳節到來,你在他鄉還好嗎?

錢躍龍(銅陵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張偉(銅陵市中醫醫院主治醫師)、韓亮(銅陵市人民醫院急診外科主治醫師)、司登高(銅陵市人民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由這四位同志組成的銅陵市2018年援藏醫療隊自5月21日離開銅陵奔赴西藏至今已過去四個月了。在這四個月裡,隊員們身體如何?工作如何?精神狀態又如何?市衛計委以及各派出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在牽掛著遠在西藏的他們。

中秋、國慶“雙節”到來,你們在他鄉還好嗎?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由三家醫院派代表組成的慰問組,在節日到來之前,帶著真摯的問候和節日的祝福前往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看望了我們的援藏隊員。

經過十餘個小時的舟車勞頓,慰問組於深夜抵達拉薩貢嘎機場,醫療隊隊長錢躍龍和隊員韓亮早已等候多時,來不及客套寒暄,大家只想儘快把自己放平在床上。胸悶、頭暈、鼻塞等高原反應迅速襲擊了慰問組成員,身體就像是躺在飄搖的船上,註定一夜無眠!

到浪卡子縣沿途要經過美麗的羊卓雍措湖,她就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崗巴拉群山之中。中巴車翻過海拔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後,坐在車內的慰問組成員無心也無力欣賞沿途的風光。儘管來之前,大家已經提前用上了各種對抗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藥”,可胸悶、頭暈、氣喘、嘔吐、腹脹還是毫無懸念地一一襲來。想著我們現在經歷的一系列不適正是援藏隊員們曾經所經歷的,大家強打起精神。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到了海拔4500米援藏隊員們長期工作和生活的浪卡子縣衛生服務中心,慰問組成員收到了哈達——這也是藏區人民迎接客人最崇高的禮儀之一,使每個人都心生暖意。慰問組的組長市人民醫院工會主席王輝敏看著跟自己女兒差不多大的隊員立刻紅了眼眶,我們的援藏隊員黑了、瘦了,但精神狀態都不錯,看到老家來人,都非常高興。

“司醫生,過來看一下產婦。”剛一下車,就聽見護士呼叫司登高醫生,司醫生來不及換上工作服,立刻衝到產房看產婦羊水情況,評估新生兒、下醫囑,簡潔幹練!在會議室裡,浪卡子縣衛生服務中心的王院長向慰問組詳細介紹了隊員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也感謝隊員們的辛苦付出!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慰問組隨後參觀了醫院的硬件設施以及隊員們乾淨整潔的公寓樓。王輝敏主席說:“中秋佳節快到了,你們不能回去過節,我們給你們帶來了家鄉的味道。”隊員們相互調侃著“知道現在銅陵生薑上市,這就是治癒系禮物啊!”四位援藏隊員早已兄弟相稱,一起開懷大笑、一起分擔苦痛。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韓亮深知作為同行的妻子艱辛與不易。“我在這裡辛苦不算什麼,家裡的妻子和父母更辛苦,其實他們揹負的更多……”

司登高感嘆:“這裡的夜晚漫長而寂寥,白天忙起來還好,到了晚上,特別是節假日,就格外想家,我愛人所在的科室心血管科也特別忙,孩子只能丟給家裡老人帶。”

“這裡硬件還算不錯,緊缺的還是專業技術人員,當地百姓的基本醫療常識也急需要普及”

“我們在這多待一天,就有義務為他們多做一些”。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短短四個月,援藏隊員們普遍感到:西藏的醫療衛生事業要走的路真的還很長很長,要抓緊在西藏的有限時間,竭盡所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一技之長傳授給當地醫生,儘可能多的做好“傳、幫、帶”。於是就有了:下醫囑時總是瑣碎而絮叨,聽上去似是與年紀不相符的語重心長、苦口婆心;利用晚上非工作時間為浪卡子縣醫院的醫生講課近三小時而不自知;利用假期自願參加環湖自行車賽醫療保障組而不要任何報酬;利用業餘時間製作PPT培訓當地醫生權當義務奉獻;深夜率當地醫院醫生搶救新生兒成功而倍感欣慰。當然,援藏隊員們也有對當地百姓基本醫療常識缺失的遺憾;有對年青生命過早凋零的惋惜;有對環湖騎手受傷後堅持到終點毅力的欽佩。援藏隊員們秉承著“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使命感,無需刻意說什麼“奉獻”或“神聖”,沉浸感已然不言自明——帶著七分習慣、兩分熱切、還有一分不易察覺的年少意氣……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翻過一座又一座山,但無論山多高,前方都一定會有路。這似乎像我們的援藏醫療工作,面前有一座座山,但那是短暫的障礙,而前方的路,會是永恆的坦途。

相聚的時光總是那樣短暫,再見了,讓人魂牽夢繞的雪域高原;再見了,千里之外的牽掛,期待著你們兩個月後平安凱旋!

牵挂∣佳节到来,你在他乡还好吗?

主辦單位|銅陵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