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2500里外的您」(121期)王喜刚:幸不辱命,胜利归来

「牵挂:2500里外的您」(121期)王喜刚:幸不辱命,胜利归来

「牵挂:2500里外的您」(121期)王喜刚:幸不辱命,胜利归来

返航时在武汉机场留下纪念照片

胶东在线3月24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陈俊霖)从3月17日返回济南,烟台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员、栖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王喜刚一直在默数着回家的日子,快了快了,很快就可以真正回家了。

作为一名有丰富的呼吸与危重症诊治经验,能熟练使用急救设备,对急诊病人的抢救有着丰富经验的医者,王喜刚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风暴眼,“参加不需要理由,作为一个医生,我时刻准备着!”他这样说道。

出发时,告别已有六个多月身孕的妻子,他知道这不是一时冲动,是作为一名医生要有的责任感。同在栖霞市中医医院的妻子是一名普通护士,对于王喜刚报名上湖北一线的决定,给予了非常坚定的支持,并以丈夫为荣。

来到武汉后,经过以近乎实战的方式进行培训考核,王喜刚和战友们便一刻不停的奔赴武汉市汉阳方舱医院,投入到重症及发热病房的工作中。2月11日上午,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王喜刚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庄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在“火线”上入党。

汉阳方舱医院收住了大量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的确诊患者,医疗队的到来,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每天都有新增的确诊患者,这让王喜刚深刻感受到了这次与病毒斗争的严峻性。“这次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你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做好个人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有效的救治患者”,这几乎是每次出发前领队都要反复叮嘱的话。

「牵挂:2500里外的您」(121期)王喜刚:幸不辱命,胜利归来

在病区,王喜刚和同组的医务人员平均每个人要负责20多位病人,每12个小时换一次班。为了不浪费防护服等紧缺的医疗物资,王喜刚每次入舱前只吃一顿饭甚至不吃饭,提前上厕所。每天从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隔离区开始,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穿着密不透风、又热又闷的防护服工作12个小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脑袋也是闷疼闷疼的,好像得了重感冒一样,等下班脱下防护服,清洗、消毒、收拾完备以后,早已疲惫不堪,经常是晚饭都没吃就已经沉沉睡去了。

「牵挂:2500里外的您」(121期)王喜刚:幸不辱命,胜利归来

在病区,除了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外,缓解病患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也是王喜刚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容。他每天都会和自己所负责的病人聊天,尽可能多的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耐心细致的安慰和舒缓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勇敢和病魔作斗争!

「牵挂:2500里外的您」(121期)王喜刚:幸不辱命,胜利归来

战“疫”38天,王喜刚为每一例治愈成功出院的病人欢欣鼓舞,也为每一个逝去的生命心感悲痛,每当有新的病人进来,他又重新收拾好心情,整装投入新的救治战斗。他竭尽所能,努力与死神争夺每一个病患的生命,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认可和尊重。

走时是凛冽寒冬,归来已是初春,武汉樱花已开,济南也一片生机勃发。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王喜刚期待着早日回家,给孕中的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一声“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