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索新型导管日提取方式

随着护理信息化的逐步成熟,护理记录逐步迈向结构化,更加便捷、高效、实用。在导管日管理中,基于

结构化护理记录的导管日提取体现出很大的优势。

在7月12~14日举办的2018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18)护理论坛上,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马靓博士做了主题报告分享,详尽介绍了基于结构化护理记录的导管日信息化提取的价值优势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索新型导管日提取方式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索新型导管日提取方式

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方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实践。该院将打通护患间的“最后5米”作为移动护理发展的切入点,选择京颐股份作为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了移动护士工作站和护理管理系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现护士随时随地处理信息,为临床护士工作提供了便利,调动了她们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确保护理安全。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索新型导管日提取方式

马靓博士介绍,为实现导管日提取的科学化精准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设计了基于结构化护理记录的导管日自动采集系统,取得成功。

她介绍,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要收集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部分导管的留置导管日,而采取手工统计、半自动统计、使用导管评估表、医嘱自动抓取等方式进行统计都会有各种弊端,如不能随时把控过程、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增加护士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等。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索新型导管日提取方式

而基于结构化护理记录的导管日信息化提取有效改善了这一状况。首先设计结构化护理记录系统,实现导管记录结构化,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自动抓取。通过结构化护理记录,护士每天在日常护理记录时即可完成对导管日的自动采集汇总,省时省力,减少了护士日常工作量。各层级护理管理也可随时调阅相应的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及准确性,有利于把控重点患者,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马靓博士强调,基于结构化护理记录的导管日信息化提取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后,有效减轻了护士的负担,实现了导管日数据的准确统计和及时上报,并将所有管道非常清晰的在系统内呈现出来,有助于辅助医院管理层做决策,达到了敏感指标管理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