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冥王星轨道还远2.5倍,游离太阳系边缘,被天文学家抓住了尾巴

比冥王星轨道还远2.5倍,游离太阳系边缘,被天文学家抓住了尾巴

在冥王星之外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大质量天体?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川陀太空指出,已经有两种方案暗示这个物体可能处于一个偏心率极高的椭圆轨道上,问题就是还没有发现真身。

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第九大行星的轨道至少在柯伊伯带之外,比冥王星轨道还远至少2.5倍,可能是太阳系行星系统中最远的大质量天体,那么这颗潜在的行星级天体质量有多大?目前估计比地球大10倍,也是一颗岩质行星,这下就好玩了,这样该算是超级地球,正好太阳系内缺少这类型的行星。

比冥王星轨道还远2.5倍,游离太阳系边缘,被天文学家抓住了尾巴

比冥王星轨道还远2.5倍,游离太阳系边缘,被天文学家抓住了尾巴

为什么我们会怀疑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关键原因在于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远处的许多天体的轨道有点异常,于是推测可能存在一颗大质量天体存在,在其引力作用下对这些柯伊伯带之外的小团体造成干扰。

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最初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小组提出,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遥远的天体出现不寻常的轨道。根据反推演算,这颗潜在的行星需要大约地球质量的十倍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体积是地球的四倍左右,这个大小和质量似乎可以解释海王星以外一些冰冷小行星的轨道异常。

比冥王星轨道还远2.5倍,游离太阳系边缘,被天文学家抓住了尾巴

在如此之远的轨道上,意味着第九代行星一年需要至少1万年至2万年时间公转,从人类发明望远镜以来,我们只有四百年的时间,对于第九大行星而言,也只移动了一丁点的距离。当然,一些占星家或科幻作家经常将第九大行星与末日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也没有任何依据。

另一个第九大行星版本是2014年由Scott Sheppard博士和Chad Trujillo教授推算的轨道,他们发现柯伊伯带中有个小天体组成的集群,在没有外力介入下几乎不可能产生。因此他们推测有一颗大质量行星存在于此,其引力干扰了柯伊伯带上的天体。

比冥王星轨道还远2.5倍,游离太阳系边缘,被天文学家抓住了尾巴

假定的第九大行星轨道远日点在80个天文单位,冥王星为34个天文单位,至少在2倍以上。如果我们找到第九大行星,当然会引爆新一轮深空探索,一颗冥王星都值得花费10年的时间去追寻,那么第九行星必然会诞生至少一个旗舰级的深空探测器。

那么在第九大行星可能出现的轨道上是否有其他天体?当然有,2012 VP113和Sedna分别在80和76 天文单位上存在,这些新科矮行星们质量都不是很大,也比较让人失望。

比冥王星轨道还远2.5倍,游离太阳系边缘,被天文学家抓住了尾巴

但科学家发现,位于80个天文单位之外的2015 TG387直径达到了300公里,远日点达到2000多个天文单位,这也是目前最远的海王星外天体。有迹象表明第九大行星正在影响2015 TG387的轨道,这或许是令人兴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