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熬夜,似乎已經成為這一代年輕人的標配,白天忙著上課、上班和無盡的生活帶給自己的雞零狗碎,好不容易到了夜晚,擁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不熬一下夜怎麼對得起自己啊!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其實大多數年輕人熬夜大多數時候不是不困,而是困得要死了可是就是不想睡,畢竟最喜歡的美劇剛剛更新了,抖腿等了兩週的脆皮鴨文學終於更新了,微博上的沙雕網友們今日份額度更新也還沒看完......

這麼多的事情要做,怎麼可能11點就睡覺!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我們已經離財務自由越來越遠了,如果連晚上睡前的幾個小時都要被早睡綁架,那人生可真是太無趣了。

當然,在睏倦的時候堅持熬夜,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變成——在想睡的時候被迫熬(失)夜(眠)。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今年的世界睡眠日,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公佈了一項調研對象涵蓋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2018年中國的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

我們先通過這項研究的幾組數據感受下當代90後那令人頭禿的睡眠:

31.1%的被調查者有“晚睡晚起”的作息習慣

90後的睡眠得分均值為66.26(百分制)

90後平均睡眠時間為7.5個小時(健康睡眠時間8-9個小時)

30.9%的人入睡需要30分鐘以上。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俗話說得好,熬夜的壞處聽了很多,但依然睡不好這一覺。

我們當然知道經常熬夜會變醜、變胖、變笨、變禿、增加癌症風險甚至猝死……但這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知道這些不過是從愉快的熬夜,變成戰戰兢兢的熬夜罷了。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但是你知道嗎?再這麼熬下去,你可能會開始具有自戀、控制慾和心理變態的傾向。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所謂的黑暗三合一特徵,即為:精神變態(冷漠,冷酷無情)、馬基雅維利主義(操縱性博弈)、以及自戀(自我誇大)。

馬基雅維利主義,即個體利用他人達成個人目標的一種行為傾向。

該術語包含兩層涵義:第一層涵義是指任何適應性的社會行為,根據生物進化論自然選擇總是偏愛成功操控他人行為的個體,這種不斷進化以適應社會互動的能力是不考慮互動是合作性的還是剝削性的;

第二層涵義就是特指非合作的剝削性行為,其涵義源自管理和領導力的“黑暗面”(援引自百度百科)。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簡單來說,馬基雅維利主義通常具有強烈的控制慾,熱愛權術和操控他人。

研究表明——經常熬夜的人更容易具有上面提到的“黑暗三合一特徵”!

當然,這項研究也並非毫無科學依據。

英國人艾米•瓊斯(Amy Jones)與英國利物浦霍普大學(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的明娜•里昂(Minna Lyons)就曾認真的研究過這個事兒,還為此獲得了2013年的搞笑諾貝獎心理學獎。

研究人員測試了263個男女大學生的人格特質和作息習慣,以檢驗經常熬夜的人是不是更易有“黑暗三合一特徵”——自戀、控制慾和心理變態。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結果發現,晚睡晚起的大學生確實在這三個維度上得分比較高。

各位千萬不要覺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結果也是拿來搞笑的——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主辦,授予“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科學領域十大研究成就,而此獎的評委中有些甚至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在2013年通過對熬夜的研究獲得諾獎的瓊斯表示:“心理病態性格的人往往有兩種,其中成功的一種供職於公司高層,掌管整個公司,財富數以百萬;而不成功的那些則會最終出現在監獄裡。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此項結論同時與有自戀、控制慾和心理變態特徵的人群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非常好,他們擁有理想的工作和更多性夥伴的結論相吻合。

在獲得搞笑諾獎前,她的此項研究論文也曾《個性與個體差異》雜誌上發表。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致力於研究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對人類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生物鐘只是其一。

人類千百年來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是不是最合適的?如果強行改變又會產生哪些影響?而此項研究讓人類在這個問題上前進一大步。

可惜的是,艾米•瓊斯並沒能出現在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現場——因為去往波士頓的機票太貴了,而搞笑諾獎的規定是獲獎人自費到現場領獎。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雖然搞笑諾貝爾獎的聽上去像鬧著玩的,但正如它的宗旨一樣,獲獎的都是一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其實關於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我們已經瞭解過不少,連去年正統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和醫學獎就頒給了相關研究。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不過,去年正統諾獎得主的研究是在基因層面上解釋熬夜的危害——

簡單來說,人類的睡覺吃飯都是由身體內的時鐘基因來控制,所以我們才會到點兒就餓,到點兒就困。

如果強行熬夜,那麼時鐘基因就會陷入紊亂,長此以往,基因可能會為了適應人體而發生突變,而這些基因又都是環環緊扣……

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我們已發現一些經典的節律基因,它們很精細地工作著,相互鉗制,此消彼長。它們還通過大腦神經調控著全身的器官,讓大家有節律地工作著,由此也形成精妙的外周節律環,這樣全身其實存在著大量的節律相關基因。一旦打破,會出現問題,疾病可能匍匐而來”,諾獎獲得者之一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表示。

其實,關於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我們已經知道太多,但對於喝啤酒泡枸杞,貼風溼膏蹦迪的年輕人來說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警醒作用。

但現在看來,熬夜影響的不僅有身體,還有身體——

再這麼肆無忌憚的熬下去,你很可能離集自戀、控制狂和心理變態不遠了!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或許讀完這篇文章依然會有人在戰戰兢兢熬夜追劇上網看小說,也依然會有人在一個又一個深夜為了上交一份作業或PPT而迫不得已的苦苦熬著,但健康是自己的,不管身體還是心理。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熬夜,不是第二天多睡一點就可以補回來的,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夥伴也陷入了一種尷尬的窘境——

想當年網吧通宵第二天依然生龍活虎沒事兒人一樣,現在熬個大通宵一週都緩不過來。

趁著身體和心理還沒全面崩塌,建議各位:

別!熬!了!


年輕人再這樣熬夜,可能真的會猝死,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