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旦養成這種做事習慣,註定有大出息,越早知道越好!

(點擊上方鏈接,進入專欄,既可收聽相關國學音頻)

有圓無方則不立

人的智慧應該圓潤無礙,但人生活在社會環境中,在語言和行為上卻不能沒有原則和規矩,不能摸稜兩可。就像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個軍隊有自己的紀律條令;一個人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這些都是“方”。這種“方”,猶如一座大廈的鋼筋水泥結構,是大廈賴以存在、支撐和矗立的基礎。一個人為人處世,只有圓,沒有方,處處打太極、當老好人,說話態度不鮮明,讓人摸不著頭腦;行為上不果斷,猶猶豫豫,會讓人覺得過於圓滑,沒有個性,或缺少魄力,很難得到別人的尊敬,同時也很難在社會上成就一番事業。

一個人,一旦養成這種做事習慣,註定有大出息,越早知道越好!

有方無圓則滯泥

但只有方,沒有圓,做人只知死守一些規矩和原則,毫無變通,不懂得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把握,就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比如,“鄭人買履”和“刻舟求劍”的故事,前者固執、不知變通,有所束縛。後者停滯、呆滯,沒有運動、發展變化。一個人為人處世,只有方,沒有圓,處處“鑽牛角尖”,過於講原則,過於直率,過於拘泥於忠信仁義等規矩禮法,就會讓人覺得過於以自我為中心,認死理,缺乏變通,往往被認為是很難相處的人,從而被大家所孤立。

所以說,我們要把“圓”與“方”互相配合使用,“方”是規矩,是準則,是框架,是做人之本。它規定我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怎樣做更規範。而“圓”是通融,是弧線,是潤滑,是處世之道。它要求我們要適應,會變通,左右逢源。所以,只有將兩者結合,懂得方圓變通的人,最終才能在這個社會上有所成就。

一個人,一旦養成這種做事習慣,註定有大出息,越早知道越好!

對於鬼谷子所說的方圓之道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感悟!如果您想收聽國學的音頻節目,可以進入我們的主頁之後點擊專欄,即可收聽到相關音頻。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您點贊關注,歡迎每天都來看看謀略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