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立秋以后,西安的雨再不像暑热天那样迅猛。相比于三伏天的那几场猝不及防的暴雨,最近这两天的雨要温和了许多。我注意到朋友圈里零星的有几个朋友,发了街道已成“河道”的景象,点赞的人也寥寥。

这个夏天,媒体上对城市内涝的关注度也寂寥了许多,或许是前两年透支太多了。舆论的关注度向来不以事件的轻重缓急为准,到也并不稀奇。

认真算起来,2016年7月28日,那场漫入小寨地铁内的特大暴雨,在大多数西安人记忆里印象深刻。大雨让淹没在忙碌生活里的人们恍然觉察,连西安这样的偏干旱的内陆城市,似乎也要和水患联系在一起了。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2016年7月28日晚暴雨灌入小寨地铁。图 | 华商报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样的爆文,也是在这一时间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类似的传播案例还有上世纪初,德国殖民青岛期间修建下水道的一段简史,尽管已经被证伪,残存的通道不足今天的千分之一,但仍抵挡不住人们对发达国家城市排涝设计的钦羡。

今年夏天,出于好奇,我收集了西安下雨天时的一些排水系统现状,随手拍了下来:

1

这是在西安街头日常最见到的雨水口,地表的降雨通常汇集到这里,顺势流入排水管道。这样大的口径,即使特别大的强降雨来临时,也能实现速排速放,不容易形成内涝,看起来没什么毛病。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实际上还有一些比较小的雨水入口。这种网状的排水口有一个缺点,很容易进入杂物淤泥,时间久了就会堵塞下面的雨水口或是下面的排水管道。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有时候,为了尽快将雨水排放出去,这样被垫高一角的排污井口也不在少数。这些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雨水收集口,实际上承担了地表几乎全部的雨水径流。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7月的一场雨后,我顺着天坛路走,刚刚过去的那阵暴雨在地面汇成一股不小的河流。我注意到这条路上的雨水口只有一两个。而走到长安路主干道上时,像刚才的雨水口就比较多了,路面上没有任何积水。只是多几个排水口,两条路上的积水状况明显不同。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这是下雨天时曲江创客大街附近的积水,很明显这里缺一个雨水排放口,雨水汇到这块低洼地段时,很容易形成积水。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直到第二天早上再次经过的时候,它是这个样子的。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但其实这里的雨水口原来隔得并不远,只是因为靠近远处的那块地势更低一些,雨水并没有顺着路面流过来,只能形成积水。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虽然这里的积水需要靠蒸发来吸收,看起来已经硬化的地面透水性也不大好,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到特别影响出行的地步。

但是长安区的桃园路就不一样了,暴雨已经淹没了路面。这是我的朋友在下班路上拍的,拍摄时间是8月9日。这样大面积的积水不仅是短时的强降雨水造成的,有时候还会因为雨水管道的承载量有限,形成倒灌。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这是8月10日西郊冶金社区天桥附近的拍到的,前后不到5分钟时间里,路面的积水情况。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夏日里,酷热和暴雨往往分布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点上。每年夏季集中了全年的60%—70%的降雨量,短时性地强暴雨大多也集中在7-9月。

前些年媒体不厌其烦地普及过一些知识。比如短时强暴雨远比连续性的降水危害更大,因为管道的径流一下子承担不了聚集起来的降雨量;比如低洼的区域更容易积水,蓄水的河道超过负载就会倒流,造成雨水污水在街面横流的景象。

一位从事给排水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城市的快速扩张,大面积硬化的地面,使得雨水依靠土壤吸收下渗的比例变小。在地面的吸收只能依靠分布不均衡的雨水口,但实际上这些雨水口与地下的管道口径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短时强降水越密集,内涝出现的概率也变高了,就会经常给人一种一下雨就看海的感觉。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2

因为观察排水系统的缘故,让我很容易想到西咸新区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在前几年也是舆论上的热词。作为国内目前流行的最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在全国各个城市开展试点,它是怎么应对这些问题的,以及会管用吗?为此我专门去了一趟西咸新区。

自2013年开始,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试点的海绵城市已经运转了快5年了,沣西全域基本上已经实现“海绵化”。对于原本一片白纸的新兴开发区来说,实践一种新的规划方式也许更便利一些,这也让我有机会看到它的“疗效”。

在西咸新区的许多地方,自然地势被运用起来。除了“会吸水”的路面外,这里路边的灌木是下沉式的,多余的雨水会流入灌木丛中吸收。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在老城区的道路两旁,灌木起到的作用大多是隔离,收集雨水的功用很小。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主干道上的雨水口是这样设计的。每个雨水收集口设置了拦污筐,拦污筐可以定期清理,这样小小的改动实际上省下来很多功夫。在雨水花园的中心位置有一个溢流井,当降雨量特别大时,又通过这个溢流井汇入应急的排水管道中。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从侧面看是这样的,据说这样的设计也是给一些小动物们留下生命通道。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雨水花园下垫面的土壤可以过滤雨水中的杂质,最终补充到地下水中,我找到了一张结构图看起来更直观些。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这是西咸新区村民安置小区的一处雨水花园。相比于主干道,住宅区采用的是过滤石笼来防污,因为居民区的杂物相对主干道要少很多。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在沣西新城的中心位置,原本是一条古河道,现在被改造成一条长约6公里的中央绿廊。这里的地势是新城最低的,城中各处收集的多余雨水顺着地势或是排水管道抵达这里。据说这条河道的承载标准,是根据全年的累计降雨量设计的,号称一年的降水也装得下。平日里,这里更多地充当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如果把目前最流行的海绵城市理念,与闹市区的排水系统做一个对比,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一些以前农村沿用的自然排涝方法被引入其中,更为先进的国外雨洪管理方式也兼而有之。

小时候暑假在外婆家住,那是大荔县的一个小村庄,家家户户面对面比邻而居,中间是一条宽敞的青砖路。青砖路呈现出明显的龟背形状,中间高、两边宽,道路两旁是沟渠,下雨的时候,雨水汇入水渠中,再流到村外的涝池里。这大概是北方农村比较常用的排洪防涝系统了。

这样的原理在沣西很多地方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是,雨水经过了一些防污和过滤处置。这些规划设计最终起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生态以及因此造成的城市局部强降水状态。

▲7月下旬的一场暴雨,沣西新城一处主干道排水现状。

3

海绵城市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后来在德国、新加坡、日本演变成各种不同的城市雨水收集和防洪排涝理念。2015年4月,西咸新区、贵安新区等经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批准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


西安一下雨就看海,不仅仅是下水道的问题



与国内原有的,仅依靠排水管道速排快排的理念不同,植被、灌木、土壤,各种利用自然环境吸纳、蓄存雨水的方式都被采纳进来。促成这一理念的形成也是源于城市化过程面临的环境问题。新加坡在2010年和2011年期间,相继发生过三次严重淹水实践,导致城市交通瘫痪数小时,之后新加坡将降雨重现期的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并采取了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以及透水路面等多种工程措施防范极端降雨带来的内涝风险。

去年7月4日,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正式开工,这是国内首例在建城区运用海绵城市改造的项目。在“十三五”规划中,西安已明确全市20%以上的面积将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在看过了西咸新区的“样本”之后,我觉得可以期待一下了。

贞观作者

版式设计:霹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