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一旦得了病,我們就別指望能治好?

今天看到了一個魚友的評論,養魚老道感覺很有意思,給大家分享一下,原話是這樣子說的:

養魚事實告訴我,魚得了病你就別指望治好,死了魚再買魚也不要買藥了,得病的魚趕快撈出來單獨養,給其他的魚換水放點鹽消消毒,得病的魚就看它造化了,一般的有病就容易掛了,再買藥就晚了不懂也治不好,到最後還是死,勸大家不要浪費買藥錢。

最後還加了個批註:我買的藥就很多,治好的不多。

觀賞魚一旦得了病,我們就別指望能治好?

哈哈,養魚老道感覺這個評論很有意思,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其實這位仁兄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對於初學養魚的朋友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在我們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及時的發現魚病,或者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治療好魚病的時候,還不如來個順其自然,讓它自生自滅好了,有時候我們不去多下藥,它們反而能活得很久。

觀賞魚一旦得了病,我們就別指望能治好?

省下的魚藥錢我們還能多買兩條魚呢,同時人家也說了病魚隔離之後,要先給其他的魚兒消消毒,這都是很正確的操作手法啊,況且對於一些毛病比較多的價格又相對便宜的觀賞魚,即使我們再珍惜生命也不一定會全部都救得活,是藥三分毒,真正的能做到把它們單獨靜養倒是個好事。

當然,這位魚友所說的只是針對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新手,人家也絕不會說假如我們養殖了一條金龍魚,得病了也得讓它自生自滅。

觀賞魚一旦得了病,我們就別指望能治好?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麼魚兒一旦得病了就會治不好呢,到底是下藥的方法不對還是養殖上出了問題呢?

兩種原因都有還可能與選魚有關,但是最終的原因就是在於我們觀察不仔細,沒有及時的發現魚病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當我們發現魚兒生病較嚴重的時候,對於新手來講確實就是很難治療了,而初期的許多魚病只要是正確的使用老三樣調理的話,基本上都沒有問題。

觀賞魚一旦得了病,我們就別指望能治好?

所以說在有些魚友確實不會治療魚病的情況之下,我們最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儘量的減少養殖密度

養殖密度上一減少,首先在水質上就有了保證,這樣子魚兒得病的概率就會相應地減少。

二、儘量的多觀察魚兒的狀態

在飼養密度合適的情況之下,一週之內一般的魚兒都會恢復到正常的狀態,比如各鰭舒展,到處遊動,有索食慾望等等,我們通過仔細觀察才能夠及時發現魚兒的不正常狀態。

三、不要盲目的餵食換水

三天之內不餵食,七天之內必換水,初次換水要適量,抽底等溫是關鍵,就這麼簡單。

觀賞魚一旦得了病,我們就別指望能治好?

四、魚兒出現不正常狀態就老三樣伺候

這就是對於新手最簡單的養魚方法,最起碼我們在不用買魚藥的前提下,可以把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不過魚兒萬一得上了比較嚴重的疾病,我們還是應該下藥去給予治療的,那麼我們又該去如何的下藥呢?確實是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一時半會也說不明白。

觀賞魚一旦得了病,我們就別指望能治好?

養魚老道在以後的文章中會一一為大家解決,或者大家可以在評論處留言,方法都不難,都是養魚老道自己的經驗輸出,藥品的價格也很便宜,並且治療起來省時省力。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