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应收账款或无法收回,华业资本遭遇一场“局”?

中弘股份和加多宝的“萝卜章”疑云还未完全消散,又一家地产公司疑因“萝卜章”事件,面临百亿应收账款无法追回的风险。

9月28日,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业资本”)公告称,公司委派律师对债务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了现场走访,向债务人的相关部门出示了重庆恒韵医药有限公司(下称“恒韵医药”)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签署的《债权转让协议》、《应收账款债权确认书》及债务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出具的《确认回执》,但债务人否认与恒韵医药有相关债务往来,且华业资本所持《债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上公章系伪造,债务并不真实

百亿应收账款或无法收回,华业资本遭遇一场“局”?

收购的债权资产并不存在?

市场的疑问和担心直接反映在公司的股价上,9月28日,华业资本一字跌停,收于5.46元/股。

百亿应收账款无着落

时间回到9月26日。彼时,华业资本公告称,其子公司西藏华烁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西藏华烁”)通过北京景太龙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景太龙城”)投资的应收账款出现逾期,并触发西藏华烁履行差额补足义务。

截至该公告披露日,华业资本应收账款业务累计出现逾期未回款的金额约为8.9亿元,占公司2017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的13.06%。

如果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华业资本将面临财产损失风险,故在9月25日,华业资本董事会成立临时债务追债小组。

然而,故事发展的轨迹并不如华业资本预期的那样“平稳”。追债小组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还揭开了公司现有101.89亿元应收账款存量规模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华业资本债权投资业务实现收益 5.04亿元,占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51.43%,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据悉,华业资本目前投资的应收账款全部为从转让方恒韵医药处受让取得,其中公司使用自有资金直接购买应收账款规模为27.25亿元;公司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和劣后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17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46亿元,公司子公司西藏华烁为优先级提供差额补足义务,公司为西藏华烁的差额补足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这也意味着,如恒韵医药确实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华业资本的“债权人”)的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的事项,华业资本还可能存在被要求履行连带担保责任的风险。鉴于华业资本测算未来三年债务到期偿还情况时,已将应收账款债权回款及所投资的优先级本金考虑在内,如果应收账款无法按期回款,公司将面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一场局?

这似乎是一场“无妄之灾”,但值得注意的是,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方恒韵医药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李仕林控制的企业

最新公告显示,截至目前,恒韵医药尚无合理解释,且其实际控制人李仕林未能取得联系。华业资本拟委托律师对恒韵医药及李仕林向有关机关报案,追究其法律责任。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这次债权投资露出端倪之前,华业资本、李仕林及恒韵医药似乎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9月1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华业资本与恒韵医药及李仕林签署框架协议,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恒韵医药的资产包,具体而言是恒韵医药对医院的医药配送、销售业务相关的主要经营性资产及负债,比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公告透露,华业资本预计本次标的收购价格区间为6000万元-8000万元。

这是一笔不小的交易。毕竟截至2018年上半年,华业资本的货币资金也才8.31亿元,而其背负的流动负债为63.72亿元。

华业资本热衷于债权投资业务或是因为其能够以一定折扣提前支付供应商对三甲医院销售药品、设备、耗材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三甲医院于到期日将按应收账款原值归还资金,从而实现投资收益。

但是,截至2018年上半年,华业资本来自商品房销售的营收依旧是其营收主力,占比约76%。

地产开发缓慢

在向“医疗健康、金融和矿业三大业务板块”发展之前,房地产业务是华业资本的重心,2018年上半年,华业资本的房地产业务实现签约金额约5.7亿元,同比减少70%。

虽然业绩主要依靠商品房销售,但华业资本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不仅签约金额下滑,2018年上半年,公司也未有新开工面积

半年报显示,华业资本的“粮草”并不充裕,目前仅在北京、深圳和大连有四个地产销售项目,且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存量地产项目均已销售完毕。

而房地产开发业务开发成本的较小变动此前也引来了上交所的问询。对于公司地产项目为何开发缓慢,华业资本回复称,各项目由于协调拆迁及征地工作、自查安全隐患、棚户区改造被叫停等因素导致推项目推进工作缓慢。

显然,华业资本已有些“身在曹营心在汉”了,据透露,其因避免较多的资金占用,已计划转让三亚项目,再度对其地产业务进行“瘦身”

公司房地产开发进度是否还可支撑其盈利增长还是个问号,尤其是预计约为47亿元的项目投资总额远高于公司当期末的货币资金存量。在这一情况下,投资的债权无法回款无疑是“雪上加霜”。事实上,自9月10日起,截至9月28日收盘,华业资本股价已跌了近53%。

“一般来说,公司在收购资产时,都应做尽职调查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一位注册审计师对记者表示。那么,华业资本在收购二股东名下资产时,是否尽到了相应的责任?是否存在利用相关业务向关联方拆借资金?这是上交所,也或是众多投资者的疑惑。

记者就上述问题致电华业资本,但截至发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百亿应收账款或无法收回,华业资本遭遇一场“局”?
百亿应收账款或无法收回,华业资本遭遇一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