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龙江大地鸡西篇


春华秋实·龙江大地鸡西篇

张春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发展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10月2日上午,鸡东县哈达镇太阳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平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北考察,第一站就是视察农业工作,并提出了把农业进一步搞上去的要求,我特别理解。落实总书记的部署,把农业搞好,我们就是要在实施‘富村十八法’中,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内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上项目、促增收,既把‘中国粮食’种好,也让广大群众增收。”张春平说,“我们今年将150亩旱田机动地改为水田,增加发包性收入5万元,粮食产量也提高了不少,既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下一步,我们还将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引入农业生产新技术,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不仅让咱的‘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也让咱‘中国饭碗’里的米饭更香更甜。”

近年来,太阳村围绕产业兴旺,大力组织实施“富村十八法”,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7个产业项目在太阳村落地生根。2017年,通过引进“金鸡归巢”项目等方式,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20%。(本报记者 程木津)

孙亚玲:营商环境不断变好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时指出,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让我心里十分激动。”作为黑龙江金龙管业有限公司财务主管,孙亚玲对税收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有切身体会。

“随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办理纳税和缴费业务越来越便捷。”孙亚玲说,“现在,进一个厅,叫一次号,到一个窗口,报一套资料,就能办理原来分属于国税地税的业务,再也不用两头忙活,省时省力。”

“纳税人只有知税懂税,才能办好涉税业务。”孙亚玲对税务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微信推送、张贴宣传单、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形式宣传国家税收政策及办税指南的做法很赞赏,“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提高了办税效率。”

孙亚玲仅用几分钟就在网上办完了“全程网上办”清单所列的一项业务。她说,省税务局出台了118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和105项“全程网上办”事项清单,真正实现了涉税业务“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

“新办登记的纳税人,也不用为办税发愁了。”孙亚玲告诉记者,市税务局推行“套餐式”服务,对新办纳税人所有涉税业务一表集成、一次采集、一趟办结,将本来需要多次到税务机关办理的事项,压缩到“最多跑一次”,纳税人轻松多了。(本报记者 沈福利)

王志君:民营企业信心倍增

“要坚持‘两个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壮大。”这几天,鸡东县宏达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总经理王志君既忙碌又兴奋,他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听到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和态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们送来一颗‘定心丸’,让我们民企信心倍增。”

王志君说,近十年来,公司先后开发建设了县医院医务大楼、鸡东污水处理厂、哈达镇东风村采煤塌陷区安置住宅小区等18个重点建设项目,每年为国家上缴税金几百万元,先后获得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先进企业称号。同时积极投身扶贫济困、双拥、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教育等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

王志君对民营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说:“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锤定音,再一次为我们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勇于创新,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绝不辜负总书记对东北民营企业的期望,努力把企业办好,为东北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韩枢海)

郎林霖: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当郎林霖从央视《新闻联播》看到总书记在建三江考察时的这个难忘画面时,为自己是一名农民感到自豪,同时又深感肩上担子的分量。

郎林霖是城子河区阿里郎家庭农场总经理。“国人的饭碗里有我们生产的粮食,能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特别自豪。”他说,“更让人感到幸福的是,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总书记向亿万农民送上了节日问候,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种好地,打好粮,是农民的本分。”郎林霖告诉记者,今年农场种了1000亩稻花香系列水稻,其中鸭稻200亩,全程使用生物有机菌肥,人工摆栽,人工结合机器除草。将水稻加工成大米自己销售,保证了质量可靠。

郎林霖说,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模式,虽然产量略有下降,但品质提升了,价格上来了,“郎仕稻香”品牌大米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除去各种生产成本,今年纯收入50万元不成问题。”

收割机在稻田穿梭,空气中弥漫着稻香。望着眼前忙碌的秋收场面,郎林霖袒露心声:“我不但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明年还要扩大种植面积。”(本报记者 沈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