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匯報稿?要把握和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寫好彙報稿?要把握和注意的幾個問題

寫彙報稿的同志,都想使稿子得到好評、受到青睞。那麼,什麼樣的彙報稿才算好呢?這個問題,不好籠統回答,因為文無定法。看一個彙報稿寫得好不好,應從多個角度透視,用多種因素衡量。一份好的彙報稿,至少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定位準確,對味下筆

高明的醫生總是對症下藥,合格的廚師善於因人用料。同樣道理,寫彙報稿,也有個對味不對味的問題。這裡說的定位準確,主要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是角色定位要準確,弄清由誰彙報、向誰彙報。同一個問題,主講人的身份不同,彙報稿的具體要求也不一樣。給領導寫彙報稿,就是按領導的特點和風格,把領導想講的話用筆寫出來,使領導在發言時節省時間、抓住重點、有條不紊地講清問題。因此,起草過程中,既要貫徹主講人的意圖,又要體現其個性風格,這樣成功率才能高。同時,還要搞清向誰彙報,這也非常關鍵。知道向誰彙報,便於確定彙報的大致基調。通常情況下,向直接上級彙報應儘量具體,向高級領導機關彙報應相對概括;向主管彙報,應多講全局的問題,向副職或部門領導彙報,應對其分管的工作有所傾斜;向機關彙報,則應多講些閃光的思想、鮮活的事例等等。

另一層是主題定位準確,弄清講什麼、從什麼角度講。領導聽彙報,目的性非常強。準備彙報稿,應圍繞上級的需要,正確回答問題。動筆前,要通過認真領悟上級的預先通知、及時找上級工作組成員詢問、跟蹤友鄰單位打探等途徑,把上級領導機關想聽點什麼搞清楚,以便選定彙報主題。主題確定後,只是確定了彙報的大方向,彙報角度也不可忽視。如果事先沒有要求的話,那就要看是向哪一個層次的領導彙報,是在什麼場合講給誰聽,由此來具體選定。如果不把上級要求弄清楚,單憑主觀願望去寫,很可能會出現上級想聽的沒寫到,不想聽的筆墨用了不少,結果只能勞而無功。

二、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這是寫材料的共性要求。在寫彙報稿中體現這一要求,應做到:彙報所講的思想要緊緊圍繞主題展開,所涉及的內容要緊緊圍繞主題確定,所用到的事例要緊緊圍繞主題敘述,凡是與主題無關或者關係不大的東西,儘量不用或者少用。操作過程中,通常應這樣把握:一般性的工作用筆可以粗略點,對重點工作、中心任務和大的活動,應當寫得詳細具體一些;對彙報者基本掌握了的情況用筆可以粗略點,對聽彙報者不大瞭解的問題應當寫得詳細具體一些;相對較老的情況用筆可以粗略點,對上級關注的新問題應當寫得詳細具體一些;共性的面上的東西用筆可以粗略點,對具有本單位個性的特色工作應當寫得詳細具體一些。

如何寫好彙報稿?要把握和注意的幾個問題

三、注重分析,思想性強

思想觀點是文字材料的靈魂。有人講,一份好的材料,好素材、好思想、好語言,三者必居其二,但可以相對弱一點的決不是思想觀點。寫彙報稿同樣如此。衡量一個彙報稿質量高不高、有沒有價值,很重要的是看其思想觀點是否正確、鮮明和深刻。彙報稿的思想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政治上不能出錯。即材料闡述的思想觀點不能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上級的命令指示相悖。另一方面,能夠給人以啟發,使人聽了豁然開朗。不少同志寫彙報稿常犯不注重分析、缺乏思想性的毛病,表現為:綜合情況多,深入探討少;空泛議論多,具體分析少;羅列現象多,揭示規律少。這是個大毛病,是導致彙報不成功的根本因素。彙報稿的思想性,體現在材料、事例和闡述的道理之中。同樣一個問題,分析得好不好,其思想的深刻程度大不一樣。寫彙報稿過程中,怎樣才能分析好?關鍵應把握三條:一要突出事物的個性,把特點剖析透;二要從具體入手,不能大而化之、太抽象;三要抓住本質,寫深層次的東西,防止表象化。

四、評價客觀,情況準確

彙報是向上反映情況、提供信息的,它直接為上級領導機關決策服務。如果情況失真,或出現偏差,就可能在全局上造成不良後果。寫彙報稿的同志,一定要求真務實,凡寫入彙報稿的內容都應真實準確,特別是涉及到數字、比例、評價之類的內容,更要準確無誤。這就要求做到,一要求實,二要辯證求實,就是說實話、報實情,一是一、二是二。反映的情況應當是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列擺的現象,必須是客觀存在的,決不能是個人虛構的;談成績、講問題,務求恰如其分,對成績不能隨意拔高、擴大,對問題不能有意迴避、掩飾,確保情況和信息真實可信。那種不深入調查研究,不作定性定量科學分析,憑主觀想象寫彙報的做法是非常錯誤、十分有害的。辯證,就是堅持兩點論、兩分法,切忌兩個極端。講成績、擺問題、談情況、查原因、拿對策,都要講兩面理,不搞絕對化。講單位狀況,既要報喜,又要報憂;分析形勢,既要講成績,又要講問題;談一項工作,既要總結成功的經驗,又要講清失敗的教訓;陳述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既要反映正面的相同意見,又要說明反面的不同意見,使每一個問題、每一項工作都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所以,掌握情況一定要具體、詳細,做到對每項工作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對每件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涉及的人員、結果等都要了解的明明白白,一清二楚。不然的話,寫彙報稿涉及到具體問題時就會抓瞎。

如何寫好彙報稿?要把握和注意的幾個問題

五、寓理於事,言之有物

有些彙報,之所以引不起共鳴,激不起興奮點,不能打動人、感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言之無物、華而不實。彙報稿的最大特點,就在於注重用事實說話,寓理於事,以事明理,事理結合,以事為主。

這樣,講起來才能有血有肉,聽起來才能有滋有味。一方面,要注重作必要的量化分析。彙報者,對所講的問題作量的分析和比較,可以讓上級領導機關看出你所講的是個別現象、還是傾向性問題,是局部情況、還是全局性問題,以便確定取捨,區別對待。因此,寫彙報稿時,可以量化的一定要量化,該用的比例一定要用,能用數字說明的問題,要把有關數字寫清楚。數字雖然枯燥,但有些地方、有的時候,在說明問題上,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善於用典型事例說明問題。材料要寫得充實豐滿、事理交融,就得重視運用典型事例。不然的話,就會顯得乾乾巴巴,難以給人留下印象、打下烙印。運用事例,一要選擇有典型性的,二要運用能夠準確說明觀點的。對所運用的事例,是概括寫還是展開寫,應當根據需要確定。

六、講究分寸,把握好度

第一,把握思想分寸要準確。領導彙報工作大都代表一個單位、一級組織,有著很強的導向性,彙報中涉及的任何觀點、任何思想,都要與上級指示精神保持一致,絕對不能不講政治,很隨便地提一些思想和口號。尤其是對思想領域有爭議的敏感問題,應儘量避開,即使是非講不可,在提法上也要慎之又慎,防止出現偏差。

第二,把握內容分寸要科學。對哪些該彙報,哪些不該彙報;哪些可以展開詳細講,哪些只能點到為止;對所講的問題應當說到什麼程度,都要很有數。第三,把握語言分寸要貼切。文字表述應簡明、直接、準確,誇張、比喻、比擬、形容等修辭方法通常不宜使用。用詞要講究通俗、樸實。用詞太專業、過於規範化,不但講起來不上口,還會給人造成賣弄的感覺。經驗說明,應儘量口語化,多用群眾語言,這樣彙報起來顯得自然、流暢。還要注意防止極端化,特別是在評價人、評價事、評價工作時,像“很”、“太”、“非常”、“好極了”、“糟透了”等副詞,一般不要用,防止用過激言詞、講過頭話。第四,把握時間分寸要適中。彙報的好不好,不是以彙報的長短來評判,而是要以內容取勝。內容好,寫得短也有份量。相反,越長越不受歡迎。在時間把握上,如果聽彙報人有具體的要求,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規範彙報內容。若沒有具體要求,也要根據上級領導機關在本單位總的活動時間來把握好彙報的時間;當幾個人共同向上級彙報時,作為主彙報人要留出一定時間,讓其他同志予以補充;還要注意留出讓上級領導作指示的時間。總之,寫彙報稿的同志,在計算彙報時間時,要留有餘地,不要太滿。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彙報效果。

如何寫好彙報稿?要把握和注意的幾個問題

七、注意克服的“常見病”

在把握好上述問題的同時,以下幾種“常見病”,在寫作中應注意防止和克服。一是沒有主線串引,內容散。表現為彙報的主題不突出,事無鉅細,平均用力,彙報的內容都是工作過程與事例的堆積,主題不鮮明,主線不清晰;

二是沒有把握好主題,角度偏。彙報人偏離了彙報的主題,本來是瞭解一個方面的工作,卻彙報了很多方面的情況。過多過細地寫了與主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內容,該寫的沒寫到,不該寫的卻展開了;三是沒有歸納梳理,事例亂。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往往這個問題沒講完,又講到了另一個問題上,使聽彙報的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四是沒有具體分析,講得空。就道理講道理,缺乏具體事例、具體數據、具體分析,原則來原則去,滿篇大話、空話;五是沒有提煉昇華,思想淺。就事論事,缺乏思想性,沒有從工作中總結和提煉帶規律性的東西和給人以啟迪的經驗;六是沒有個性特點,問題平。講的都是共性問題,說的都是大路邊上的話,本單位、本部門有特色的東西反映不出來;七是沒有求實態度,情況假。不是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客觀公正地評價工作,而是有意拔高、摻水分,把點上的經驗說成面上的成果,把個別人的成績說成單位的普遍水平,甚至把想到的說成做到的等等,非常不嚴肅。上述問題,寫彙報稿過程中應努力防止和克服。

摘自:《應用寫作》2001.4,《撰寫彙報稿應把握和注意的幾個問題》作者韓耀玉,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