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穷到底穷在哪里?

9點9度9


农民穷到底穷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很艰难。说几句同情话,可以抚平农民心灵的创伤,但没有实质性帮助。做理性分析,可能帮助农民寻求变化,却要惹来非议。

任何一个国家,总是20%的人佔有80%的财富。而每个人主观上都想挤进那20%,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去,也不应该怨天尤人。

中国一百年以前就是个农业国,基本都是农民。现在那些富人,他们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或者他们的父辈是从农村出来的。人往高处走。既然那些人脱离了农业,就是看到有更高效率,也可以说赚钱更容易的行业去淘金去冒险才有今天。所以出来的人当然要比剩下的人富有一些,否则也就不会人员的流动了。

有人说,工人的工资涨了几十倍上百倍,农民收入没有增加,这不公平。应该按照工人工资增长的比例给农民补贴,这才是平等。这只是朴素的平均主义。试问如果是这样,谁去创新?谁去冒险?谁去投资那些新兴行业。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才占整个GDP的2%,如果通过补贴的办法,让农民的收入和其他行业永远持平,那98%怎么能出现呢?

既便如此,农民也不都是受穷的。辽宁葫芦岛有一个朋友给一家公司种大棚蔬菜。后来他就说我做你的种子代理吧,在周边发展大棚。他自己种大棚积累经验,热心辅导周边农民,用两年的时间,在周边发展了10,000多个大棚,从种蔬菜赚钱变成了卖种子赚钱。他又去了吉林发展了两个新区,从一家公司的终端代理摇身变成了种子批发商,每年盈利60万元。



财富占有是不平均的,但机会是平等的。这就是商品经济的实质。农民要想富,就要勤劳、有知识、动脑筋。

所以,归根结底,农民的出路在教育。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农民受到了足够的教育,能去新东方当老师一个月赚两三万,你凭什么让我留在家里种地?

其次,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大部分人可以找到体面的高薪的工作,种地的压力就会变小。毕竟让五亿人靠18亿亩耕地同时富起来是不可能的。但当大多数人离开了农村,剩下的农民群体变小了,城乡差别才能够真正缩小,就像美国欧洲现在一样。

第三,这些都需要时间。在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国家要对农民给予真正的关怀,让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包括补贴、养老金,也包括议价能力。一斤番茄城里人花三元钱,农民才得到一元。而一包番茄种子成本80元,农民却要花300元?产业链的利润去了两头,中间的农民白忙活。


种田博士后


农民,一个拥有5亿多人口的巨大群体,却总是得不到公正的对待,这是制约这个群体贫穷的最大原因。
要说有多不公平,简单说几点大家体会下:
第一:社保不公平
农民虽说有社保了,但每月几十元,要知道他们当年交公粮也交了15年以上啊。到头来,年纪大了,每月不到100元的退休金,够吃几天?5天还是8天?
第二:产权制度不公
如今,我们农村耕地被征收搞房地产开发,分到手就是一亩地几万块,但是政府卖给开发商都是几百万。
而城里呢,一拆迁就分好几套房,这待遇完全不同。
虽说现在土地都确权了,但是耕地到底如何改革,目前还没有全国范围的版本,只有土地流转,但是一亩地一年收益就几百块,被征收了也不值几万,公平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教育不公
就拿我们这说吧,实行划片招生,自然农村学生很难进重点学校了。起步就比别人差好大一截,虽说义务教育很多年,但是农村如今上大学的还是不多。很多都是上完高中或者技校就出去打工或者直接参加工作的。
第四:金融不公正待遇
农村房子想做抵押贷款,基本不可能,耕地也不可能。这也不愿金融机构,毕竟这需要上层设计。但是,这的确导致农民想贷款,基本是很难的。
很多农民都是非常勤劳的,但是终其一生,还是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扶贫电影《十八洞村》里的杨英俊就是这样的典型。
虽说每年中央第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关键制度问题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彻底变革。
统计失业率,现在只敢统计城镇失业率,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


是呀 ,这是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的答案,尤其是穷苦的农村家庭。

同样是早出晚归,同样是下苦劳动。但为什么别人的日子过的富裕多彩,而自己的生活总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人穷思变,痛定思痛。到底是什么愿因造成现在这个状况。怎么改变这样的生活状况,穷人该怎么翻身,穷人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怎样才能脱离贫穷。

农民穷到底穷在哪?难道这也是天生的吗?冷静下来想一想,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第一,其实财富也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因为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目光短浅,记得有个人问一个农民的孩子长大了干什么?当时孩子正在放羊,孩子非常快的回答说,自己长大了娶媳妇。当然,这肯定不是提问者想要的答案。

接着又问孩子,娶媳妇干啥?孩子回答,娶媳妇是为了生孩子。

那么生孩子干什么?这个人又问。

生孩子放羊。

于是脑子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放羊---娶媳妇---生孩子----放羊。

大家别笑,其实在农村很多都是这样。一辈子没有去过什么地方,没有干过什么有意义的事,默默无闻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但生命的意义仅限于此。当然很多地方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思想狭隘封闭。很难接受新生事物。

因此,思想的改变就变得非常必要,而这种改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就是知识,就是文化,就是信息,让农民们有更多获得知识的途径,比如网路,电视,让他们的眼光变得开阔,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不断开辟脱贫致富的途径。

第二,农村的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交通环境,农民的农产品无法运输出去,很多的地方机械化无法进入,而这只能靠农民自己,靠人工来进行劳作,而农作物生产其实劳动强度非常大,特别花费人力,更花费时间。而这无疑增加了劳动成本。因此,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看起来农民丰收了,但却没有多少收入,就像有些人说的,辛辛苦苦在地里劳动一年,不如在外打工几个月。

第三,好吧,既然种地不挣钱,可以到外面打工挣钱呀?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农民工。

因为农民工大多没有高文化,只能干些出力气的活,打打零工。而这些工种的特点就是不稳定,有的活要干几个月,而有的活也许只有几天,农民背井离乡不容易,干什么都要花钱,这样算下来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

第四,现在农村的花销也很大,家庭负担很重,上有老,下有小。现在孩子上幼儿园都需要花费很大的一笔钱。好不容易攒钱了,孩子上大学,娶媳妇,盖房子,等等。总之,家里很难有结余。

农民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觉得根本的是没有一个稳定的保障体系。或许今天有酒有肉,但这种日子只是过眼烟云,因为明天或许都找不到饭吃。

你觉得农民到底穷在哪里,农民的日子怎样才能得到改善!


乡村小二哥


刚改革开放,农民和公务员们是龟兔赛跑,现在是两马分驰,农民整体越往穷里奔,公务员的整体福利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刚开始,公务员的福利低,叫着:做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农民交国粮,购粮,水利粮,军优粮,虽担子重,那时土地未老,天气未极端,农药,肥料国家强行控价,成本低,人工钱低。多出三五斗,就有多收入,房子是改革到一九九八年这段时间存钱盖的。一九九八年后,极端天气,肥料使用多使土地老化的问题出来了。人工价钱高了翻倍,肥料,虫药的农需品价格倍增。同一块地,产品的价格不涨。例如:地主的儿子十三岁,农民的女儿三岁,地主说:等你女儿二十岁,我儿子也就二十岁,就娶你女儿。他傻儿子多出十三岁呢?肉价涨,工资涨,青菜涨,工资也涨,老百姓有多少菜卖!菜便宜时,工资低了吗?百姓的声音在头条,腾讯上大大们看了吗,看不到吧,不同市民的声音,就不采纳,冷藏,审核不过,问卷由专家出,百姓答了,小篇说:谢农兄答A,答案只有A,可我们答B了吖。那就不能让大大们听到异音,否则我们不能好好工作。在这压制下,农村医疗合作从二十元到今年二佰二吧,明年升到二佰五吗?我们会弄草仔药,小药不上医院,但不参加,万一,万一,家中有大病,就弄出破产了。一流公路,下流水利,农机无路下田,很多时候最悲伤的是,丰收了,一算帐,又亏本了。没有话言权,大大们只喊口号,听到我们说的话吗,货币广发,福利高涨,我们的补助,发动我手中够交医疗保险吗,还有养老保险?儿女上学的食费,车费用呢,没挣钱也要给出的呀!大大们的出发点很好,执行变味,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自己过的好,知识分子把心卖给魔了,留下铁石心肠,没有憨厚直谏,天下为己任的书种子。


琉璃梦里的梦记


农民穷到底穷在那里呢,究其根源有四,第一教育跟不上,在农村里一个百八十人口的村子是没有学校的,孩子上学得到外村去上学,而且学校的教育配奋不完善,在职教师不过两三人,其它都属民办教师水平有限,而且孩子小学一毕业就随着家长外出打工。第二留不住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建设农村,而一些有农业知识和一些教育人才不愿意去农村,因为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收入又低,就连农村出去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投入建设,第三农民工进城,由于生活所迫,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到城里去打工,家中留下的只有老人和儿童,让他们去建设农村,去种地,去发展经济,完全是笑谈。第四点基础设施跟不上,在农村有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基本,有些农村连路都没有,他怎么能与外界勾道,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有些老人连村子都没有出过。所以说这些是造成农民穷的根源。说的也许有偏差,欢迎各界朋来说说看法。


都侠广场舞


您好,您的问题是“农民穷到底穷在哪里?”

说句老实话,小编是真的不清楚。这个问题真的算是问住了我,为什么农民就没钱呢?!

这钱,都被谁赚走了呢?有中间商赚差价?貌似是这样,小编买一斤芸豆七块钱,但是农民朋友绝对不是七块钱一斤卖的。一斤大米至少两块五,还有好多更贵的,农民伯伯的水稻也不是这不是这个价钱卖的,其中要赚钱的中间商,好像真不少。

还有就是,社会的资源分配的确实不合理。城市确实好,生活质量也好,方便,学校也多,医院也好,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环境也好,总之,就是仨字“不公平”

还有就是每年每天农民都在关心的问题,“我今年能收多少粮食?一斤能多钱卖?”

种在地上,收在天上。老天爷不给你亮,想丰收,难啊!

就算产量上去了,收入也不一定能上去。

一切都在涨价,只有粮价不涨,这是实实在在的,穷啊!

骏景——里脊


骏景农业


谁说农民就一定穷?现在的农民生活越来越好了,反而我认为真正的穷人在大城市里。农民就算再穷,他也有一亩三分地。城里的穷人是连一块地都没有的,很多城里人连房都买不起,自己盖又没有地,一年打工的钱,还要交房租还要吃饭,出门坐公交车都要钱。

当然,在农村也不排除还有一部分人是生活很困难的,比如家里的土地少,一年靠种庄稼勉强维持生计,不敢有大额开销。交通不发达,地势不优越,这些都是农民穷的客观条件。



但不能把农民的贫穷都归咎于这些条件,给自己找借口,我见过不少出生在贫困山区却挣了很多钱的人,他们没有死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选择出门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一边挣钱谋生,一边累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肯学肯干,存点钱之后,有的便做起了生意,有的也成了某个行业的精英,他们并没有多少文化,全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

农民穷一方面也穷在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后,传统文化的陋习,还有一些很不好的风气。比如有的地方农民就打麻将成风,好吃懒做,不想着怎么去改变命运,而是一天喝酒打牌。农民身上的陋习远不止这些。


现在通讯发达,不像前些年信息不发达,消息闭塞,现在再穷的人手上应该都会有手机吧,手机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知识教育上,文化思想观念上,都可以得到提升,只要你肯学习,在农村,你也一样可以创造财富。

我现在就十分遗憾自己在农村没有土地,不然此刻我应该正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创造财富。


小南日食记


农民!几千年农耕社会的最大功臣!最大的受害者!

农民抱怨的生活水平低,收入低是有根据的!种田打粮,面朝黄土背朝天,虽说有了农机辅助,依然是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种地农民的贫穷,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农民作为社会劳动的最根本劳动力,却不掌握生产资料!除了土地是公家的,还有农具、机械、种子、化肥、灌溉……从春种到秋收需要从外采购大量的劳动生产资料。这部分开支有的有补贴有的就不会有,这本身就是商业社会对农业劳动者的剥削!

2.农民数量巨大,但可耕种土地面积有限且分布不均,不需要考虑测绘数据,农村生活过得人基本都知道每户农户有多少可耕种土地,咱不抬杠东北等地产粮大户有多少土地,泛之国内大部分农村,其实没多少土地可耕种!

3.国家政策虽有扶持,但执行力度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物质需求,毕竟粮食是国家头等大事,要有抑制手段控制农产品价格才能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农民卖粮,要么靠价,要么靠量,然而这两点似乎都不可行,由此也导致了农民收入的低下!

4.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控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一户人家父子两辈人基本就两个男劳力,好点的三个,农民大批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大量荒废。然而大多进城务工农民因其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计,劳动保护法不一定能面面俱到,收入不高且劳保有限,一旦生病受伤,那就必然因病致贫。地里的活也没人打理生活会更加清贫!即使挣点钱回去,修房盖屋、娶妻生子自不必说,除了花钱就没有别的来项!

5.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土地整合确权、流转,使大批农民用土地换钱进入城市城镇去享受更为便捷和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同时也离开了土地成为小手工业者、服务业者。更加剧了农村人口流失,现存劳动力负担。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到政府对农业的关注和帮助,加剧了农村荒芜化的发展!

如此种种,使得现在农村问题始终得不到好的解决。个人认为,让农民回到土地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应该在合理统筹土地及适用人口的基础上给与农村更多的财政、教育、医疗、农资等全方位支持,让农民回归正途,使农村重新焕发活力!毕竟,粮食进口也只是和平时期才能实现的,长久之计还得依靠解决自身农业问题来提升大国品质!

千百年来,农民默默耕耘为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最为原始的需求,对农民好点!让农民耕者有其田,丰衣足食以彰显我天朝之风范!

一家之言,权做一乐!谢谢玩赏!


旧时光啊你好


农村穷是真的,但不是都穷,也不乏一些比较富裕的,总体来说是穷。

现在凭我的感觉说一下这个问题(个人观点不必深究),原因无外乎外在和内在两点:

外在因素:天高皇帝远,没有工厂没有矿山,不是城中村不是拆迁户。专靠农业,就那二亩三分地,产不敷出,只顾温饱。

内在因素:一个字~懒!不是体能上的懒,四肢上的懒。是意识形态上的懒,是精神上的懒。这几年政策对农村来说倾斜度够大了,相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了有人拿粮价和农资产品说事,现在是市场经济,有8毛的没人买你一块的,就像你去买菜讨价还价一样,嫌亏可以不种,现在不是实行土地集约化,你可以转让。说到这儿有人该给我瞪眼:地给人家自己弄啥哩!你说你种地赔钱,人家给你一亩地800块你为啥不放(俺这儿一亩地曾经有人出1000)腾下功夫干点别的啥,三十五十也是钱。不愿意无非是给自己的懒找借口!何处黄土不养人,明知地不养,非在此扎根!起早的鸟儿有食吃,说句难听话,不做死就不会死。现在这年代,信息发达交通方便,政策稳定。你说你穷,一句话:该!!!牌桌上摇头晃脑时你不说,街口三五成群天南海北时你不说:别人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是你还说风凉话呢!觉得事儿不顺的是个别年轻人,闲里蛋疼,怨天不公,别甩锅给老年人。过年回家遇一众老者说话:没想到七老八十跟上过好日子了:历朝历代哪儿有这,种地不收税还发钱:养老金取了一千多,大年初一给孙子孙媳……一家人坐一起吃饭,觉得我真有福:这是原话。打脸吧,闲人们:不要给农村老年人代言!(不图关注不求点赞,但别骂我!)


忍者无悔2


农民穷到底穷在哪里?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人的印象中,农民总是比城里人穷,不但是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体现着这种对比,就连农民自己也经常嘟囔,城里人是咋比农村人过得滋润的?其实,真实情况是农村也有富人,甚至富豪。而城里人也有贫困户。那,为什么一般人眼里城里人都比农村人富裕呢?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1,城里人比农村人富裕是因为挣钱的方式决定的
城里人比农村人有钱,英文的实际上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分工不同决定的,比如说,城里人大都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也就是咱们说的第二和第三 ;而农民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农业即,。据统计,以2017年我国GDP占比为例,三大产业的占比情况如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7.9%;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6%。很明显,第一产业即农业创造的GDP很少却集中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造成农民人均收入偏少。

2、农村收入正逐年增长,与城里人收入差距逐渐减小。

2017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3万,城市人口人均年收入4.4万。但农民是没有社保的,享受不到什么六险一金,这部分隐形社保收入按城市人均6000元来计算,那城市人人均收入可达5万,这么算农村人与城市人收入比值就接近1:?4但,真实情况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因为农村人还有粮食供自用,种的菜养的畜禽供自己消费。其实就是减少了消费支出实际上获得感远比冰冷的数据更有温度。

3、农村人要提高收入,关键还是靠三农改革。

其实,农村人收入到底能不能大幅提高不是靠把城里人的收入拉下来而是靠农业方面的改革。近几年来,三农方面的改革举措可谓大刀阔斧,但,农村人很难有切身感受为什么?其实,三农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急不得。所以稳步推行势在必然。比如说,土地制度的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农业补贴的加大和农村公共事业的改革都在从不同方面使农民受益。

4、农民啥时候真正的富起来?

这个问题十九大报告给出来蓝图,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