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2018年的秋季例会上提出“活下去”的口号。“活下去”一度上了热搜榜,房地产行业危机再次被提及。秋风起,微微凉,房产价格再次成为热议。

在绍兴,各房地产商在十一黄金周里,也都趁势卯足了劲做广告。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营销力度都是历史之最。虽然各大商场、广告摊位的房产广告随处可见,可惜一改6月至8月的买房热潮,整个节假日销售变得平淡无奇。

这一次,房地产行业危机真的来了?

万科生存之道:乐观时警惕,悲观时信心

在国庆节,万科在秋季例会上高喊“活下去”口号,无疑像一个连环炸弹,引起人们对房产、股市以致整个经济的顾虑。熟悉万科的人,对郁亮这个口号可能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这本身就是万科惯有的作风。万科对市场历来敏感,它的一系列举措也几近成为行业里风向标。

2008年,万科顺应市场逻辑,行业内率先全线调价;2012年,万科预测房产减速,提出进入“白银时代”;2014年,万科郁亮发表《我国楼市进入白银时代》一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刊登;2018年,万科郁亮在9月11日南方区域月度例会上的讲话,提出“活下去”口号。而国庆节的口号,更像是2012年万科战略思路的延续。

房企扎堆改名,转型预示寒潮来临?

如果2017年价值投资还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信心,2018年的市场价格锚却偏离了航线。股价持续下行,债券违约时有发生,当大家蜂拥而至进入房产,期待扎堆取暖的时候,发现房产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开始出现松动。

春江水暖鸭先知,房产公司这几年也纷纷提出转型。2016年,房产公司通过改名举措以宣告开始转型,其中:恒大地产更名为“中国恒大集团”,K2地产更名为“石榴集团”,远洋地产更名为“远洋集团”,方兴地产更名为“中国金茂”。时隔2年后, 房地产企业转型似乎已箭在弦上。截至目前,行业TOP10中,公司名称中仍有“地产”字样的房企仅剩中海地产及华润置地。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拿地热情仍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18年1-9月,碧桂园、万科、保利继续保持拿地前三甲的位置。其中,碧桂园以1198亿元拿地金额继续位居榜首,万科以1163亿元稳居第二位,保利以869亿元稳居第三位,三家房企的拿地金额均超800亿,远超其他房地产企业。万科上半年拿地增速相较2017年有所放缓,但拿地面积和金额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呈现出逆周期拿地的特征,土储持续扩张,足以支撑2018-2020三年销售。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2018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结果显示,前四大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金额占比从2012年的6.61%上升至2017年的14.56%。以销售金额计算的10强、20强、50强、100强房地产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4.05%、32.21%、45.29%和55.24%,分别较上年增长5.34、7.38、12.20和15.49个百分点,各梯队市场份额近年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且呈现销售持续向龙头企业集中的态势,房地产行业集中程度正加速攀升。

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发展两极分化加剧。大部分竞争力薄弱的中小型房企被迫退出市场,大型房企将受益于行业整合。这是因为,大型房企无论拿地、融资成本、布局,都构筑了更高的安全边界,业绩韧性较强升。随着行业野蛮成长时代的结束,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强者恒强的王者时代。

郁亮曾在2014年说过,房地产市场更像一匹美丽的斑马。有黑色的悲观,也有白色的乐观。对于这匹斑马,希望大家在乐观的时候保持警惕,在悲观的时候也要保持信心。

郁亮此刻提出“活下去”,到底是什么意义呢?

或许,从万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看出端倪。

历来保持警惕的万科,曾是行业的模范生。

万科一路走来,一直是大大小小房地产商学习的榜样,或者说是行业里的模范生。华夏幸福发展早年,创始人王文学聘请万科子公司作为咨询顾问,为华夏幸福输送房地产理念和相关知识。到了2005年,冯仑甚至提出“学习万科好榜样”口号。2008年万科成为风向标,甚至有人写成《学习万科好榜样》一书。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创始人王石经历“捐献门” 暗黑时刻和净利润增速降低的阵痛之后,万科并没有比别人过得差。从销售额来看,万科每年都在前三甲,甚至连续9年居首位。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2018年对王石是不小的打击,对万科的业绩和股价也是不小的考验。业绩方面,在2018年经历了短暂的一系列阵痛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迅速调整到位。在2009年就实现了32%以上的增幅。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现在的万科,活得很好。

可持续盈利能力强,经营稳健。

万科2001-201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和31%,行业低谷期依然能有不俗业绩表现,穿越经济周期能力较强。2018半年报中,公司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仅为46%、33%,大幅低于TOP5其余4家的59%、142%的均值。在拿地、销售、结算等方面,万科表现优异,显示内部经营稳健。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探索多元化发展,提升业绩韧性

万科围绕房地产主业探索适度多元化发展路线,通过物业管理、长租公寓、物流地产等三方面发力,以期提升整体业绩韧性。物业管理方面,通过万科自有项目+非万科项目双轮驱动,未来面积或将继续提升;长租公寓方面,通过轻重资产结合,平衡集中式长租公寓的扩张速度与盈利潜质;物流地产方面,公司作为房企中物流地产业务的先行者,历史上通过对内加快拿地布局、对外积极收购兼并,有望保持我国物流地产领导者地位。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那么万科,到底担心是什么呢?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铁令应对6300亿回款,提高抗风险能力

郁亮9月份的南方区域例会上强调了“收敛和聚焦”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到了6300亿回款。不回款就意味着万科手里还有房子没有卖掉,如果这些房子卖不掉,其他的事情也就免谈。

因此郁亮强调,回款目标的重要性。6300亿的回款目标是所有业务的起点、基础和保障,如果6300亿回款目标没有达成,万科所有的业务都可以停,因为这说明万科没有任何资格和能力做下去。

事实上,万科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6386.2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在建开发产品价值为4107.36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预售制度取消,高杠杆一去不返

9月份,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下发的《关于请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有关意见的紧急通知》引起社会极大关注。《通知》提到,住建部文件要求广东等6个省级住建厅“对商品房预售许可进行深入研究”,广东省住建厅回复文件称:“建议降低预售制带来的高杠杆效应,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售。”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预售证一旦取消,高周转也会不灵,房企的债务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超过90%的房企在行业萧条期更是雪上加霜。市场上留下来的要么是现金流较好的企业,要么是资源深厚的央企。

「原创」过日子的万科要“活下去”,绍兴的高价房还能撑多久?

万科生存之道是乐观时警惕,悲观时信心。拥有实力的万科过早地提出“活下来”,其实是为了长久地更好地活着。

绍兴的房价,经历了2016-2018年的持续涨价,价格维持在历史高位。难说此刻的市场没有泡沫,只能说绍兴房价的泡沫多不多。此刻买房居住的家庭没必要如此悲观,但指望买房增值保值的目的还是要值得商榷。毕竟,房子还是用来居住的。

数据来源与整理:wind数据库、同花顺、金刚传媒工作室、绍兴春秋装饰公司、苏宁金融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