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做超市,別人賺錢,你虧錢,爲啥?

奇域發表的上一篇文章《社區超市的利潤只有十幾個點?別傻了,外行才這麼說》,收到很多網友的評論和私信,其中一些網友對於文中所說的利潤有爭議,認為以他個人的經驗(或者是聽別人說的)這個利潤是不可能達到的,奇域今天就發文討論這個問題:“同樣做超市,別人賺錢,你虧錢,為啥?”。

同樣做超市,別人賺錢,你虧錢,為啥?

生鮮超市


1.
什麼是“社區超市”?

從一些網友的來信中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對於超市和便利店搞不清楚,認為只要是那種開架售貨、賣些香菸、飲料、小食品的都叫做超市,在這些網友的眼中超市只有大超市或小超市的分別;奇域要告訴你的是:超市和便利店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在自身定位和運營策略上是有本質不同的,超市就是超市,便利店就是便利店,千萬不要混淆。著名的7-11,羅森,全家,美宜佳等,他們永遠都把自己叫做便利店而不會把自己叫做超市。

超市的分類,目前行業內比較公認的把超市劃分為(注意英文的不同):

大賣場(HiperMarket),代表品牌有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等;

經營面積:一般在8000-10000平米以上,

單品數(SKU):達到30000-40000左右,

特點:品種、品牌齊全,覆蓋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價格低,主打一站式購物。

標超,也叫綜超(supermarket),主要以區域品牌為主;

經營面積:約3000-5000平米,

單品數(SKU):在15000-20000左右,

特點:品種基本能夠滿足百姓生活最主要的需求,品牌不一定很豐富,給顧客的品牌選擇不是很多,價格不如大賣場有優勢,但是也會經常搞一些特價促銷。

社區超市(Community Supermarket,主要以區域品牌為主;

經營面積:約200-500平方米,也有比較大型的社區超市有1000-1500平米,主要以區域品牌為主;

單品數(SKU):在1000-3000左右,大型社區超市也會達到5000-10000左右;

特點:品種、品牌可選擇餘地不大,但是可以滿足百姓日常生活最基本的購物需要,例如生鮮食材、調味品、糧油類、日用百貨類,價格競爭激烈,沒有采購規模帶來的價格優勢,大多數靠犧牲毛利做低價爭搶顧客。

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便利店:

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代表品牌有7-11、羅森、全家等;

經營面積:約50-100平方米左右;

單品數(SKU):通常在500-1200左右;

特點:主要以滿足個人隨機性消費需求為主,例如香菸、小包裝飲料、小包裝餅乾糖果等零食、小包裝洗髮水、沐浴露、小包裝護膚品等日化用品,突出滿足隨機性消費的便利性,並不以低價吸客,大多數商品價格要比超市貴,例如去比較一下可口可樂的價格就知道了。

很多小區裡開的“夫妻店”定位模糊不清,從規模上講和便利店差不多甚至比便利店還要小,從商品上來說除了常規的香菸、酒水、零食以外,有的也會賣一些調味品、糧油等,奇域認為把這種類型的小店叫做“小區雜貨店“會更貼切。

所以,把“小區雜貨店”或者便利店拿來討論“社區超市的利潤”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除了暴露你是外行以外沒有任何意義。

同樣做超市,別人賺錢,你虧錢,為啥?

有購物慾望嗎?


2.
你是怎麼選址的?

很多開店(包括社區超市和便利店)的朋友都知道選址很重要,但是並不懂得用專業方法判斷一個店址的好壞,通常判斷一個店址好壞的標準無非就是:房租越低越好、周圍人口越多越好、周圍最好沒有競爭對手。這個標準當然沒有錯,但是這些朋友是憑主觀的“感覺”判斷,而“感覺”往往會誤導決策;前幾天有個朋友私信給奇域,說有一個店址請奇域給評估一下,奇域瞭解了一下基本情況,並通過百度的全景地圖看了一下那個店鋪的外部環境,奇域給這個朋友算了一筆賬,每天的收入大約會有多少、毛利會有多少、每天的費用會有多少,最後推導出這個鋪子不適合開店,這個朋友心服口服地打消了開店的念頭。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那些大型的連鎖企業有專門的選址團隊並且會多部門聯合評估店址,選址可不是“憑感覺拍腦袋”來做的事情。

3.你是怎麼規劃商品的?

便利店也好超市也好,說到底是靠銷售商品賺錢的,那麼賣什麼就非常重要,很多朋友對這個問題也是跟著感覺走,什麼品種好賣就賣什麼、什麼品牌好賣就賣什麼、什麼價位的好賣就賣什麼、別人都在賣什麼就跟著賣什麼、能先賣貨後付款的就拿來賣。。。。。。結果就是在一個小區內的幾家店都賣一模一樣的貨,大家只能拼命打價格戰爭奪顧客,這樣做生意能賺錢?

4.你是怎麼做商品陳列的?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夫妻店甚或一些個體的“社區超市”商品陳列混亂,商品品類佈局不合理,奇域曾經看過一家店的同一組貨架上層是掃把和拖布,下面幾層是小食品,靠近貨架的地面上還堆著一排裝貨的紙箱,這樣的場景相信在很多店都存在,這樣的店會讓人有消費的慾望嗎?硬著頭皮不得不消費的時候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這樣開店能賺錢?

5.你有沒有做過銷售分析?

每天、每週、每個月的時候,你有沒有靜下心來分析一下你的銷售數據,庫存週轉天數是多少、哪些品種好賣、哪些單品滯銷、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舉個例子:A商品應該是市場比較受歡迎的,但是在你的店裡滯銷,你有沒有分析過原因?奇域可以告訴你的是,影響銷售的原因有幾個方面,價格因素(你比別人貴了)、陳列因素(沒有放在醒目的位置)、庫存因素(沒有及時補貨,無貨可賣)、保質期因素(食品,快到期了)、負面因素(產品有負面新聞)、新品競爭因素(市場上出現同類的新產品競爭),

如果你不懂得做銷售分析,只是憑著感覺做生意,你就不能及時準確把握市場的變化,更談不上應對方法,這樣開店能賺錢?

其實,影響一家店生意好壞的因素還有很多,奇域只在這裡列舉幾個比較關鍵的,影響利潤的還有更多深層次的因素。

同樣做超市,別人賺錢,你虧錢,為啥?

多學習,不做井底之蛙

這裡再囉嗦幾句,

1.超市、便利店、銷售收入、毛利率、淨利潤。。。是不同的概念,那些搞不清楚基本概念的朋友搞清楚以後再來跟奇域討論吧;

2.任何行業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如果你是虧錢的那個,你不妨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因為你的店虧錢就否定一個行業;阿里、京東都打破頭的往這個行業裡面鑽,你說這行不賺錢?

3.奇域從事超市便利店行業已經有22年,成功的或者失敗的經驗有很多,看到一些朋友開店做得那麼辛苦又不賺錢,很想把這些經驗跟大家分享,幫你不走或少走彎路,大家要明白一個事情,我不是要賣給你設備,不是要給你供貨,跟你更沒有深仇大恨,我慫恿你開店對我有好處?

4.奇域下篇文章會講“你的超市做到這些才有可能賺到錢”,還會應眾多朋友的要求做“超市便利店運營管理培訓課”,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