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的味道

有一千家醫院,就有一千種風味。愛爾味道無比神奇,難以複製。從中國到外國,從亞洲到歐美,愛爾味道的傳承總是遵循戰略至上、管理先行的原則,科技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學術的繁榮,慈善的大愛,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回味無窮。

愛爾的味道

9月,秋日的杭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同樣火熱的還有在此召開的全國眼科學術大會,彷彿眼科江湖的重大事項只有通過這次“武林大會”,才能順理成章地宣告確立。會場迅速變成了賽場,競技者是風味迥異的多家眼科醫院,還有身懷絕技的上萬名眼科醫生,科研成果、學術交鋒、品牌展示輪番登場,誰都志在必得。

陳邦,雄才大略,愛爾眼科“掌門人”,在眼科江湖行走多年,陳邦身懷現代醫院管理絕招,靠一身功夫贏得一世之名。這一次,“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合夥人計劃”等內容,在眼科年會期間被他和盤托出,一記“組合拳”驚豔江湖,而這一切都源自流淌在愛爾人血液裡的創新基因。

愛爾的味道

在眼科的江湖裡,創新重於一切。愛爾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科研計劃清單上,懷著對創新的理解,愛爾人在不斷的“試錯”中尋求著轉化的靈感,科技創新首當其衝,成果頗豐。

“雲夾”,一款可穿戴的近視防控智能設備,重量僅6克,全球首款,愛爾研發。長沙的小海榮近視200度,有了這款“神器”與其眼鏡作伴,光明的未來值得期待。與小海榮一樣,獲得眼健康福祉的還有南昌某社區的居民,這套眼科人工智能診斷系統,社區的眼疾患者拍片後,可以自動閱片並出具診斷結果和建議,再遠程傳送給醫生確認。這些進入普通人家的人工智能設備,愛爾科技創新的縮影。

愛爾的味道

人才和機制,愛爾創新的“法寶”。“兩院”“三所”“兩站”,只有愛爾人才能看懂的簡稱機構,夯實的是“產學研”“一條龍”。它們強大的“造血”功能,讓愛爾成果豐碩,人才輩出。樊華,80後,人如其名,衝破科技難關的樊籬,她的事業實現華麗轉身,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首屆博士生,愛爾眼科上海醫院主治醫師,都得益於愛爾這片愛才惜才的肥沃土壤。師從自家名師、依託自家臨床,使用自家設備,樊華讀博期間的高度近視眼研究風生水起。眼下,樊華對課題的研究還在繼續。“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成為一名眼科醫生的路,樊華還剛剛啟程。

愛爾的味道

愛爾對中國眼科的貢獻不止技術與服務,至少還包括管理和運營。“愛爾合夥人計劃”,首開中國醫療行業先河的愛爾舉措,醫生作為股東投資醫院,看似從員工到股東的蛻變,並非簡單的角色轉換,昇華的是醫生的事業心,還有責任感。始於四年前的“愛爾合夥人計劃”,在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激盪下,讓上千名愛爾醫生收穫豐厚回報。

《愛爾合夥人,聚英才,創未來》,在剛剛落幕的“愛爾合夥人之夜”,陳邦董事長的精彩演講,振奮人心。藍圖繪就,總攻號響,“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顯然,管理創新,煥發的是愛爾的生機活力,惠及更多人的是優質服務。“愛爾合夥人計劃”,終結了“手術刀”不如“剃刀”的尷尬歷史。

愛爾的味道

不管發展的步伐有多快,歸根到底是去回報社會,這是愛爾人秉持十六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慈善、公益,書寫大愛、真愛的“愛爾”,公益捐贈、眼科救助,愛爾利用自身廣闊的平臺優勢,搭建全眼科公益救助體系。可持續的視覺健康公益“扶貧模式”,也被愛爾探索出來,“交叉補貼”,愛爾為貧困眼疾患者免費實施各類眼科慈善手術20餘萬例;累計救助、捐贈和減免的金額4億元;公益服務人數2000萬人次。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愛爾的創新公益模式和經驗,被世界銀行寫入案例研究報告,並向全球發展中國家推介。“中華慈善獎”,中國公益慈善領域的最高政府獎項,愛爾近日與她激情相擁。

愛爾的味道

這是秋日平常的一天,愛爾的研發人員還在努力攻關,醫務人員仍在崗位恪盡職守,慈善公益如火如荼展開,構築起一幅最美的愛爾畫卷。這裡,指的也許不僅僅是風景。這是創新的味道,合夥的味道,慈善的味道,公益的味道,也是事業的味道,緣分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十六年的光景中和愛心、友誼、智慧、進取、堅韌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腦際,又上心間,提醒著我們:看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