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

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

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根據演奏的需要,大拇指略微展開,手指自然彎曲,呈半握拳狀,這種放鬆的自然手型,不僅展示在靜止的狀態,也呈現於演奏的過程之中;不僅是右手彈弦的基本形態,也是左手按弦、彈弦的基本形態。

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

右手彈弦位置在距前梁3釐米處,這是初學者練習的基本彈弦位置。而最佳觸弦點,則是在發音弦段(前段至箏柱)的八分之一處。此處正好是本音第三個八度的泛音位置,這個位置彈絃聲音純淨響亮,為基本音質的最佳彈弦點。介於箏柱的排列,弦的長短不等,八分之一的最佳彈弦點的變化就比較大,彈弦的活動範圍也比較大。演奏過程中選擇不同的音色(明與暗,剛與柔),在弦段位置上的活動範圍將更大。

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

在基礎訓練中,要區分並掌握基本位置的彈奏和最佳彈弦點位置的彈奏,還要學會在不同的弦段上選擇不同的音色,豐富表現手段。

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

一般說來,靠近前梁處發音明亮,音質較剛;靠近箏柱二分之一處音色較暗,發音柔和。可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進行不同的變化,切忌彈弦位置僵化在一個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