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不能只是群发

今天9月18日,还不到早上的7点,我的朋友圈已经刷新了记录。那么,你呢?

九一八事变,不能只是群发

是不是也被漫天的转发弄得热血沸腾?

是不是也在思考着,要是过去的岁月里有你,绝对也会奔赴沙场抗争到底?

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眼底下看不见炮火,也不会有那么多居安思危的警醒。

或许,偶尔会被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挑旺胸中的爱国之情,至于之后会是什么?无从知晓。

让一个人的情绪饱满或者爆破都是很容易的事情,让这件事情持续到有根有据且能够持之以恒到落实到底,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趋利避害久了,对于很多的困挫环境有些失去抵抗力,甚至害怕面对,想要逃避。

所以,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今天转发纪念“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到底只是做做样子,还是真心感受到了战乱年代,那些为了今天的日子流血牺牲之人的不易?

“9.18”,是国耻日。

如果仅仅拿这一天作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日,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单薄了呢?

九一八事变,不能只是群发

为了难以忘却的记忆,为了逝去的生命,为了今天还在纷争中的人们,不得不说,曾经是沦陷过土地,如今我们的心灵呢?是不是还在被捆绑?

在历史面前,在14年间3500万同胞伤亡的剧痛中,我们说什么,都显得过于轻忽。

三千万父老,数千里江山。我们痛着同一种痛,哀哭着同一种哀哭。

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不过,强大之后就能经受住这些了呢?

过去,我们记住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八女投江……这些可悲可歌的人名背后,都是血肉堆出的胜利。

我们从来只见笑容,不喜欢看见哭丧。

今天,我们尝试着将历史还给历史。

1931年9月18日当晚22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却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九一八事变,不能只是群发

有了这一借口,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随之,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没过多久,日军占领北大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面对险恶军情,不抵抗,成为了一道伤疤。撕裂之后,便是血肉模糊。针对“不抵抗”,留下了诸多争议。张学良,再次被推到了舆论风口浪尖处。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史学家唐德刚曾说:把花花公子和政治家、军事家分开来做,民国史上车载斗量,没啥稀奇;可是把这三种不同的行业拼在一起,搞的三位一体、如鱼得水,张学良之外,也就真的别无分店了。

总之,张学良的不抵抗,让人很不可理解。

他为何不抵抗呢?

九一八事变,不能只是群发

有人分析说,他想要考虑东北的特殊处境,还有当局的情势,需要保存一定的实力,从而想要最终实现抗战。

这些外交方法是否管用?而他的真正想法是什么呢?

我们谁也不知道,可在特殊的情况下,居然还在内讧,在民生国殇面前,国的处境与矛盾,不正是跟人的经历一样吗?

当我们批判时,若未能亲历战争,也是徒劳的理解和尊重。

的确,人无完人。

这一切,岂肯只是纪念的力量?又怎么会只是转发或者群发的轻松呢?

重任在肩,国耻在心,未来的方向,还在远方。

这路,很长。

沐南墨:我们一起思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