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已经有了枪榴弹,为何日军还要使用掷弹筒?

许章杭


首先介绍一下两种武器

掷弹筒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二战中日军较为常用的八九式掷弹筒。

八九式掷弹筒是日本陆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泛使用的榴弹发射器,美军对此装备有膝盖迫击炮的误称。

图:日军士兵使用八九式掷弹筒

八九式掷弹筒由十年式掷弹筒改良而成,开发时间在1922年开始,但因关东大地震使得在1922年完成的设计图以及试制品遭到摧毁,因此开发时间延迟到1923年11月才在密参第262号兵器研究方针命令下在日本陆军技术本部进行装备审查,1925年技术本部的测试完成,1926至1930年间在陆军步兵学校进行测试,并强化了炮身支柱与膛线修正,修正版本于昭和四年(1929年)开始试产,设计于昭和五年4月大致定型,实际量产自1932年至1945年,总共生产了约12万具。与十年式掷弹筒的差异点在于八九式掷弹筒车上了膛线并且可以使用专对应的八九式掷榴弹,因此在射程以及稳定度上有所提升;此装备为日本陆军步兵支援用兵器广泛配发在各部队中,一个小队有2门掷弹筒编制。

枪榴弹

或称步枪用榴弹、枪口发射用榴弹,是一个由步兵使用,采用步枪作为榴弹的发射装置的特殊火器。其目的是为了让榴弹投射到比用手掷出的榴弹更远的范围,借此增强此种武器的效能。步枪用榴弹第一次被广范围的实际应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其后被使用至今。

图:一名步兵将一枚22毫米枪榴弹装在由M1加兰德步枪所使用的M7枪榴弹发射器以上。

其中二战期间较为常见的为22毫米枪榴弹

22毫米枪榴弹是一种内径为22毫米的后部尾管式枪榴弹。22毫米的尾管内径是枪榴弹当中最广泛使用的标准,并且在后来成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缩写:NATO;法语缩写为OTAN)的标准。为此,许多步枪的消焰器等枪口装置的外径为22毫米,并适配于这些枪榴弹的操作。

第一批利用22毫米枪榴弹的步枪是美国M1903春田(斯普林菲尔德)手动步枪、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M1卡宾枪,而这些枪型都需要装上名为枪榴弹发射器的适配器(分别为M1、M7和M8枪榴弹发射器)。

两种武器的实战比较

八九式掷弹筒的使用范围介于手榴弹与迫击炮的火力空白地带,射击范围为190米至700米间。由于重量轻而且弹药也便于携带,最低操作人数只需要2人,即可携带此装备以及8-18发弹药(重量6.4-14.4公斤)移动,加上将普通手榴弹加装发射机构即可使用的功能,在战术弹性上有很高的评价。类似掷弹筒的装备不只有日本使用,英国陆军步兵也配备单兵操作的2英寸迫击炮,但相比起需要额外携带专用弹药的迫击炮,掷弹筒仍有它的优势在。

加上八九式掷弹筒没有瞄准镜或是角度器,仅能凭经验射击,因此日军评价“使用掷弹筒要非常精巧的手艺”。其他的毛病还有前期掷榴弹仅有碰撞引信,在丛林中射击还会因为自然干扰而提前引爆,加上制造工艺技术不佳,因此掷弹筒会因为承受不了发射压力而破裂,或是因为不发弹留在桶内没有注意到将掷弹再次掷榴弹而造成的炮身炸毁事件也时而有之。另一方面盟军对于这种掷弹筒的威胁有着足够深刻的认识,他们一听到“朋”的一声就立刻卧倒,哪怕这东西有时远在两百码外。

虽然在日军内部评价不高,但是对盟军而言是威胁性极大的装备。二战美军的单兵曲射火器射程最长者为M7枪榴弹,最长射程为150米,面对熟练使用掷弹筒的日军步兵,一般掩体无法有效防御曲射攻击的掷弹筒,同时掷弹筒的射程又让美军无法有效反制,在近战距离敌军造成不小的威胁。

除了日军以外,中华民国也仿制过八九式掷弹筒并在晋系军阀大量装备,随后由八九式掷弹筒改良制造出二七式掷弹筒。

枪榴弹的一大缺点

枪榴弹跟榴弹发射器相比,最主要的缺点就在于较低的准确度,也无法在使用榴弹的期间使用步枪子弹攻击。这使得榴弹发射器在日后逐渐取代了它,因为独立的发射装置(通常装在步枪底下)使得战斗人员可快速在子弹与榴弹两种攻击方式之间切换。而且榴弹可长期放在发射器里被即时性使用;较低的射速也使得发射人员的身体负担较少,这在枪榴弹上是很难见的。

日军大量装备的原因

虽然掷弹筒射程近,威力小,但掷弹筒能有效杀伤在200米到500米内的敌人,有效的弥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以及92步兵炮之间的火力空缺。掷弹筒和手榴弹、迫击炮以及92式步兵炮高低搭配,形成了非常有效密集的火力组合。抗战中,中国军队因为缺乏类似射程的武器,所以吃了日军不小的亏。连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都对日军的掷弹筒非常头疼,因为列强中除了日本和德国根本没人装备这玩意。当然,美苏英这种武器先进、火力猛、机械化程度高的国家根本不屑装备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小玩意。不过正是由于缺乏同类武器,所以在掷弹筒的火力覆盖范围内,他们对躲在坑道和工事里频繁使用掷弹筒的日军非常头疼。

掷弹筒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快速装备。日本是个小国,资源匮乏,军工能力相对较弱,掷弹筒这种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的便携式武器自然受到了日本人的青睐。这和日本不热衷于装备冲锋枪一个道理,如果日军普遍装备冲锋枪,日本的后勤根本负担不起。中国的82迫击炮虽然性能完胜日军掷弹筒,但炮弹装药是掷弹筒的数倍,而且基层单位装备数量非常少,有的一个连都没有一门。而日军的掷弹筒虽然垃圾,比不上中国的82迫击炮,但生产成本低、弹药消耗小,装备数量大,一个小队(相当于中国的排)就有2-3门,一个中队(相当于中国的连)有6具掷弹筒,基层火力比中国强得多,所以中国军队往往被日军掷弹筒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其实,不是掷弹筒有多好,而是掷弹筒对于日本人来说经济实用,更适合国情。二战中,日本生产了12万具掷弹筒,掷弹筒是二战时日本最成功的步兵武器之一。

掷弹筒属于单兵装备,轻便灵活,仅仅2-5公斤重,比很多步枪都轻,即使加上八发弹药仍然没有捷克式轻机枪重,一两个人就能轻松搞定一部掷弹筒。掷弹筒手扛着他跑的比步兵还快,可以随时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持,甚至还可以跟随步兵冲锋。别看掷弹筒个头不大,但打击效果很好。一个熟练优秀的掷弹筒手在射程范围内,基本是指哪打哪,抗战中中国军队的很多机枪火力点就是被日军掷弹筒干掉的,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掷弹筒非常头疼。后来中国军队总结经验,开始大规模仿制日军的掷弹筒,而且研发出压制日军掷弹筒的60毫米迫击炮,这才让日军的掷弹筒不再嚣张。


史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日军的91式手榴弹,可以用掷弹筒发射,可以当做枪榴弹发射,可以作为手榴弹投掷。

但是,掷弹筒发射的射程最大可以到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而作为枪榴弹发射,最大射程不过80米,射程相差太远。

即便步兵投掷手榴弹,高手也能扔到60多米,不亚于枪榴弹了。

再说,掷弹筒的精度较高,高手掷弹筒手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命中率。

而枪榴弹的精度很差,单发命中难度大,多采用数发攻击一个目标碰运气。

还有,掷弹筒使用并不复杂,因为掷弹筒有自己的编制,包括掷弹筒手和弹药手。

优秀射手,一分钟可以发射数十发掷弹筒榴弹。

而枪榴弹则操作较为繁琐,有的还要使用空包弹。

关键在于,掷弹筒手是专业训练的,他的任务就是发射掷弹筒,训练和实战经验都极为丰富。

而枪榴弹都是普通士兵玩的,仅仅在国内训练过一些,实战经验很少,实战效果根本无法和掷弹筒相比。


萨沙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枪榴弹又称步枪用榴弹,是一种由单兵使用,利用步枪作为发射装置的弹药,其主要作用是在近战中为步兵提供比徒手投掷的手榴弹射程更远的压制火力,可以衔接手榴弹与迫击炮的火力杀伤范围,用于杀伤50米至500米范围内的敌军有生目标、摧毁敌方工事火力点或轻型装甲目标。与手榴弹相比,枪榴弹具有射程远、准确度高的优点,与迫击炮相比又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只需安装在步枪枪口上的配适器或榴弹发射器就能使用。枪榴弹出现于一战时期,到二战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英美德苏等主要参战国都研发了专用的枪榴弹供步兵使用。

二战时期,美军士兵使用M1加兰德步枪发射枪榴弹。


掷弹筒是日本陆军独有的步兵武器,甚至被美军视为“唯一值得评价的日军步兵武器”。从设计特点和作战性能看,日军的掷弹筒更像是一种省略了支架和瞄准装置,采用目视瞄准、手动发射的轻型迫击炮,掷弹筒的射角和射向完全依靠人力调整,所以这种武器对于射手的要求非常高,只有通过长期训练才能熟练使用,因此掷弹筒手通常都是最有经验的资深老兵,一旦伤亡其他士兵很难替代。掷弹筒和轻机枪是日军步兵在近战中的火力支柱,掷弹筒主要提供600米范围内的曲射压制火力,在平原及山地作战中效果非常明显,是日军最重要的步兵支援武器之一,装备量非常大,以八九式重掷弹筒为例,制造了约12万具,与之相对,日军十一年式、九六/九九式轻机枪的产量总共也是12万挺左右,由此可见掷弹筒在日军中的装备幅度。

日军装备的八九式重掷弹筒,重量4.7公斤,口径50毫米,最大射程650米。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枪榴弹和掷弹筒的火力范围有所重合,且枪榴弹使用更加简便,更便于携带,可是二战日军步兵大量装备掷弹筒,却很少使用枪榴弹,甚至有人认为日军没有装备过枪榴弹,于是也就有了题主这样的疑问。

其实,日本陆军同样研发并装备了枪榴弹,只不过与其他国家研发专用枪榴弹不同,日军将枪榴弹和手榴弹结合在一起,采用为手榴弹增加附件的方式,或采用特制的掷弹器直接发射手榴弹,作为枪榴弹使用。日军于1931年列装九一式手榴弹的同时,也定型装备了与之配套的掷弹器,这是一个安装在枪口上的套筒结构,使用时在九一式手榴弹的后部安装一个带有弹翼的尾管,确保飞行稳定性,解除手榴弹保险,安装在掷弹器上,只能使用木制弹头的空包弹射击,射程约115米。不过,由于设计缺陷,这种武器的可靠性很差,常常发生早爆或起爆过于延迟的问题,瞄准困难,而且作战时需要另外携带弹翼尾管和空包弹,临时安装并更换弹药,操作繁琐不便,且射程较近,因此没有大量使用。

日军装备的九一式手榴弹,该弹还可以作为枪榴弹和掷榴弹使用,图中弹尾分解的圆柱形零件就是作为掷榴弹时安装的发火装置。

九一式掷弹器与加装了弹翼尾管的九一式手榴弹结合的状态。

用于发射枪榴弹的木制弹头空包弹。


针对九一式掷弹器的缺陷,日军在1939年又配合九九式手榴弹的装备,研发了一〇〇式掷弹器,采用独立的发射筒结构,安装在步枪枪口上方,可以直接装填九九式手榴弹,免除了加装弹翼尾管的麻烦,同时,这种掷弹器既可以用空包弹发射,也可以使用实弹发射,更便于实战运用,并有两种型号,分别配合三八式步枪和九九式步枪使用。但是,一〇〇式掷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依然不够理想,而且只能在30度以下射角发射,最大射程约110米,而超过这个角度,榴弹在抵达目标之前就会在空中提前爆炸。由于上述缺陷,一〇〇式掷弹器同样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一〇〇式掷弹器及其携行袋,最右侧为九九式手榴弹。

安装在步枪枪口上的一〇〇式掷弹器。


1942年5月,日本从德国获得了毛瑟98K步枪配用的枪榴弹发射器及枪榴弹技术,并加以仿制,以二式掷弹器的名义装备部队,与之前将手榴弹兼用为枪榴弹的做法不同,二式掷弹器发射两种专用枪榴弹,其枪口发射筒内有膛线,赋予枪榴弹自旋稳定的能力,在射程、准确度和威力上均较日制掷弹器优越,被日军视为本土决战兵器,由名古屋兵工厂生产,但几乎没有用于实战。

二式掷弹器、携行袋及其专用枪榴弹。

安装在九九式步枪枪口上的二式掷弹器。


手榴弹/枪榴弹通用化设计思路导致的性能缺陷是日军没有广泛装备使用枪榴弹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掷弹筒既可以发射专用的掷榴弹,也可以发射九一式手榴弹,这种弹药兼容化设计同样挤压了枪榴弹在日军步兵武器中的空间。早在日军设计十年式掷弹筒时就要求能够兼容发射手榴弹,而八九式重掷弹筒继承了这一设计思路,除了发射八九式榴弹外,还可以发射九一式手榴弹,后者通过弹尾的螺纹凹槽旋入发火装置,就可以装入掷弹筒内。在八九式掷弹筒后部的撑杆上有两套射距调节装置,分别用于发射榴弹和手榴弹,在使用榴弹时射程范围在120米到650米,在使用手榴弹时则为40米到190米,由此可见,掷弹筒实际上涵盖了枪榴弹的火力范围,因此日军也没有必要大量装备枪榴弹。

八九式重掷弹筒及其携行袋和配用弹药。

八九式重掷弹筒使用的八九式榴弹和九一式手榴弹。


综上所述,日军没有大量装备枪榴弹的原因有二:一是基于手榴弹通用思路的设计的国产枪榴弹及掷弹器性能不足;二是掷弹筒的弹药兼容性设计使其能够部分替代枪榴弹的功能,且射程、威力均较枪榴弹更大。


崎峻战史


二戰時日軍是同時裝備使用槍榴彈和擲彈筒的。當時槍榴彈基本上都是步槍用空包彈發射,威力和射程強差人意。而且戰斗緊張時,常有士兵誤用實彈發射,導致槍毀人傷。個人覺得,二戰日軍裝備中缺乏小口徑火炮,手榴彈、槍榴彈不能完全滿足手榴彈與小口徑火炮之間的火力空白,所以大量裝備使用擲彈筒進行彌補。


不開口笑是癡人


1二战前有枪榴弹,不代表日本有该技术,或者该技术已经成型。

2枪榴弹分改造步枪和加挂榴弹发射器两种方案,不论哪种,对步枪的准确性有损伤,日本兵以神枪手闻名,不可能使用这种自毁长城的武器。

3枪榴弹后坐力大,手持发射没有精确度,而一但像机关枪那样架设,要多负重架设支架。最主要的是步枪变炮了,敌人突然接战手上没武器。

4掷蛋筒工艺简单粗暴,士兵使用容易。枪榴弹工艺复杂,士兵需要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