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金融局限制所有p2p高管出境,防止平台跑路轉移資產

關於近段時間P2P風險處置工作,很多跡象表明監管部門是在動真格了,不再像過去那麼只是發佈政策文件和被動處理平臺爆雷案件,更多的是提前預防以及主動化解P2P風險。正如前段時間雷潮中,許多問題平臺試圖借清盤的名義跑路,而監管部門則直接表示清盤可以,但必須上報給當地金融辦,同時制定出詳細的兌付方案和資產清算,通過後才能允許清盤。

除此之外近期監管部門對P2P行業還採取了哪些措施呢?

喜訊!金融侷限制所有p2p高管出境,防止平臺跑路轉移資產

上線P2P網貸平臺受害人全國“報案通道”

9月10日公安機關開始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案件開展集中網上登記。首批上線登記的網貸平臺案件有50起。投資人可以按照案件公告要求進行相關信息登記,並可隨時查詢公安機關發佈的最新辦案消息。此外各辦案單位也會通過該登記平臺及時公告案件辦理進展情況,並針對投資人的訴求和意願,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釋法答疑。全面查清案件事實,全力追贓挽損,保護相關案件資人的合法權益。

這一舉措的推行,代表著P2P行業出現了一個集中性、針對性的爆雷平臺展示機構,投資人通過該信息登記平臺查詢瞭解案件的相關進度,也能更加快捷的參與維權。而不同於過去那般P2P平臺出事後維權無門,只能苦苦等待經偵部門的消息通知,此外也極大降低投資人需要到平臺地報案的成本,未來公安機關還將啟動更多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的網上登記工作,屆時將集中展示P2P網貸行業所有問題平臺信息和進展。

北京限制所有P2P高管出境

9月12日有新聞稱某P2P高管出境被攔阻,後來才知道已遭限制出境。隨後經由過程進一步求證,金融局將其限制出境。另外有消息表示限制出境措施可能不是針對個別平臺,而是一刀切政策,所有平臺高管和法人目前都要留在國內。縱觀這些年行業中的跑路平臺,高管、法人是主要的罪魁禍首,每當平臺兜不住風險時,他們提現轉移資產快速脫身,待到東窗事發後,要麼早已出國避風頭,要麼隱姓埋名躲藏幾年。

因此大多數中小平臺爆雷後都是無果而終,很多時候並非是經偵部門不想處理,奈何實際取證困難費時,加上高管、法人又不知所蹤,長時間沒有進展後只能是被擱淺到一邊,而投資人受害人也只能全盤承擔苦果。現在北京金融局提前限制當地高管、法人處境,一定程度上杜絕了P2P平臺跑路的風險,即便出事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控制高管和法人。此舉也變相的督促各平臺積極解決問題,主動化解風險,也利於穩定地區投資人情緒。

隨著越來越多的監管舉措落地,未來P2P的爆雷事件將越來越少,與此同時投資人的權益也會不斷得到保障,整個行業會進入一個有序、健康的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