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臨產前,胎動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寶寶的一呼一動都牽扯著媽媽心,很多準媽媽發覺孕後期胎動減少,十分擔心腹中胎兒的健康情況,其實,孕婦在臨產前胎動減少是正常現象,今天我們一起來談一談臨產前的胎動變化。

1.胎動的變化過程

孕婦在臨產前,胎動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胎動反應著胎兒發育的情況,一般在妊娠15-20周,孕媽們就可以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折騰的動靜了,通常胎動為每小時3-5次。隨著妊娠期的延長,寶寶活動的強度和頻率越發增大,胎動的感覺越發強烈,也越來越有規律了。直到妊娠28-32周時,胎動達到高峰期,在妊娠38周時逐漸減少。

2.臨產前胎動有哪些變化?

孕婦在臨產前,胎動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實際上,孕媽們在臨近分娩時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胎動逐漸變少,寶寶已經發育的足夠大,活動面積變小,所以寶寶不會有太大的動作,大幅度的胎動逐漸減少屬於正常現象。如果產婦發現寶寶持續12小時內沒有胎動,或者沒有變少反而更加頻繁,那就要到醫院檢查一下,查看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1、如果忽然出現意外的胎動增加且持續好幾個小時,或者胎動突然增多又突然減少,都屬於不正常現象,準媽媽要立即前往醫院就診,以免發生異常。

2、當胎動每個小時少於三次,12小時少於20次時,寶寶有可能因為缺氧而受到嚴重威脅,應及時就醫檢查。

3.如何數胎動?

孕婦在臨產前,胎動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準媽媽們在孕28周時,可以開始監測胎動,每天早、中、晚各記錄1小時的胎動,然後把三次記錄的胎動次數相加後乘以4,則可推算出12小時的胎動數。

例如:早上8-9點胎動3次,下午1-2點胎動3次,晚上8-9點胎動4次,那麼12小時的胎動數為:(3+3+4)*4=40(次)

不要因為孕吐反應比較大就總是臥床休息,這樣反而會增加早孕反應。適當的散步、做孕婦保健操等可以分散注意力,緩解孕吐。

準爸爸準媽媽們可以準備本子把胎動記錄下來,助於掌握胎動規律,不僅能通過外部判斷寶寶是否正常發育,而且還能夠在異常情況時,方便儘快就醫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