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著行政繮繩的中國科技期刊,該如何生存?|新京報專欄

拴着行政缰绳的中国科技期刊,该如何生存?|新京报专栏

拴着行政缰绳的中国科技期刊,该如何生存?|新京报专栏

文 | 張田勘

“我國科技期刊的進步與科研進展相比,是不相稱的;我國出版4672種中文科技期刊的進步與302種英文期刊相比,也是不相稱的。”據《科技日報》報道,近日在京舉行的香山科技會議,再次聚焦“中文科技期刊”的困境——期刊質量堪憂,辦刊人員缺乏積極性。

很多專業人士認為,背後的深層原因是,期刊缺乏自主權,不是由科學家說了算,而是被行政化管理制約,戴著“行政化”腳鐐跳不了“市場化”的舞。

專業性和市場化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線

科技期刊是供科研人員發表研究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本質上有兩點,一是為科研服務,二是提高刊物質量以應對市場競爭。

科技期刊通過服務於科技界和社會求得生存,即通過專業界和社會的訂閱、廣告等存活下去。刊物的質量也依賴於發表文章的水平、真實性和可信度,發表的高質量文章越多,刊物水平越高,越能樹立起權威,吸引更多的高質量論文和研究結果,從而更好地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質量和服務,無疑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本要素。決定這兩者的,既有學術和專業的標準,也有市場化的標準。

在專業性方面,相關標準在國際學術界和科學界早就比較成熟:一是期刊影響因子(IF),代表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實質上是某期刊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數;另一個標準是,期刊發表的文章是否為世界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會議錄索引(ISTP)收錄。

而市場化的標準則是,如果期刊質量高,就可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科研人員和高質量的研究文章,還能吸納更多的訂閱費、廣告費,以及近些年來才衍生出來的版面費(這點備受知識界和科學界詬病)。

但目前,受到行政化管理制約,科技期刊的內容和經營有時難以適應市場需求,部分期刊舉步維艱。

一種應對策略是全部放手讓科技期刊自負盈虧,另一種是給一定的行政經費以支持科技期刊的基本經營。但現在的情形還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案。行政管理者的猶豫也決定了一方面科技期刊不敢放手一搏到市場上求生存;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的經營者只能戴著鐵鐐跳舞。

拴着行政缰绳的中国科技期刊,该如何生存?|新京报专栏

中國科技期刊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從根本上考慮管理的改革。即便要實行市場和行政管理混合經營,也應根據科技期刊發展規律,約定適合其可持續發展的規章,也就是要趨向於用專業和市場的方法來管理和經營科技期刊。

繼續靠版面費生存,還是轉型為開放式信息平臺

事實上,我國科技期刊即便是完全轉型為市場化和專業化,前景同樣艱難,其問題主要體現為:是否要收取版面費?是否以IF和SCI為唯一標準?如何吸引更高質量的論文?

一句話,如何生存。而這也是當今世界科技期刊共同面臨的問題。

早在2012年7月,全球12196位科學家就在美國網站“知識的代價”上,簽名抵制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商愛思唯爾集團(擁有《細胞》和《柳葉刀》在內的2000多家學術期刊),宣佈不在愛思唯爾旗下的期刊發表論文,不做審稿人,或者不擔任編輯。原因是,其使得人們獲取“知識的代價”過於高昂。

科學家免費把自己的論文交與出版商發表,還有其他科學家免費審議稿件,但專業人員要想看到論文,還要花大價錢將這些知識買回來,出版商卻從中獲取高額利潤。更嚴重的是,部分科研人員發表文章還需要付不菲的版面費,這已成為國內外一些科技期刊的標準做法,由此也讓科研人員越來越難以忍受。

科研人員對科技期刊的抵制是否有用,目前很難判斷。但這種抵制也醞釀出瞭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以開放存取的方式發表論文和獲取論文。

在數字技術和網絡化通信的基礎上,任何人都可以及時、免費、不受任何限制地通過網絡、網站發表和獲取各類文獻,獲取的文獻包括經過同行評議過的期刊文章、參考文獻、技術報告、學位論文等全文信息,用於知識傳播、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動,也就是做開放式平臺。

從出版資源的壟斷者,轉型為科技信息發佈平臺,這為科技期刊提供了另一種發展模式。這是否適用於國內的科技期刊的經營和管理,依舊存疑,但毫無疑問,在國內科技期刊到了轉型節點的背景下,這類思路可供參考。

□張田勘(科普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