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阳 城

信阳城

1

信阳境内的第一座古城是城阳城,即今天的城阳城遗址。城阳城是楚国灭息后在淮河北岸所筑的军事重镇,主要为驻军之用,并不同于一般的城邑。秦一统后,置城阳县,县治城阳城。项羽是继白起后另一位暴戾屠城和坑杀俘虏的屠夫,曾对城阳城进行毁灭性的屠杀。汉代立国后不再置城阳县,改置安昌县,治所在平昌关。

平昌关是信阳境内第二座古城,原名谢邑,是楚平王复申国(东申国)之后,为申国都城。有人认为信阳境内的谢邑早于城阳城,是不对的。城阳城附近的太子城却是真实存在。

众所周知,周幽王时申侯联合缯国、犬戎进攻周王朝,周幽王死后,申侯等人立废太子宜臼为周平王,迁都雒邑,史称东周。世人对申国、缯国知之甚少,那么,申国、缯国的地盘究竟在哪里呢?申国有西申、南申、东申之分,缯国也称曾国,且有两个封地。

自舜帝始征三苗,夏朝不继,商、周两王朝一直不间断对东夷、淮夷、三苗用兵。商朝武丁时期,国力达到鼎盛,武丁妻子妇好,是中国首位女将军。武丁二十年(前1305),又一次大规模南讨,征服了汉水东南的曾国等方国。史载:“达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虎方”在江南鄱、赣一带,是当时铜、锡原料的主要产地,在商代、周代屡遭中原势力的征伐。殷商期间,缯国为商人护送南铜北运,遍及江汉流域。

西周“安州六器”“静方鼎”记载了周昭王南征时期的事情,确定了曾的地望在汉水之东、大洪山东北,与桐柏山西南之中间一带。最近出土的随州叶家山商末周初古墓群,又出土了“曾侯谏”的铜器(前947年左右),再次证明曾国与鄂国相邻。这些说明曾国来源不可能是姬姓,殷商时的曾国应是禹之姒姓缯氏。周初伐虎方的路线图:经过的地名依次为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汉水以东曾国、鄂(今湖北安居)、夔(今湖北秭归)、虎方。虎方在长江以南、南岭以北、鄱阳湖—赣江流域以西、洞庭湖—湘江流域以东的古三苗聚居地区。公元前1110年周成王曾伐虎方,并在缯国设置行帐。周康王十六年(前1063)封缯宫北(缯国第28任国君)为伯爵,继封地于揣河,向南扩建曾邑,故古称曾邑为“蒸野(故曾、蒸同音亦通义,曾者蒸也)”。“蒸野”即今新野,位于白河下游,揣河。周康王命召公、毕公征伐鬼方,缯国随从,有《曾伯宫父鬲》等为证。

其后楚国兴起,周康王之子周昭王三次伐楚(十六年、十九年、五十一年),后死于汉水。西周“安州六器”“中方鼎”分别记载:“(周昭)王令中先省南国,串(贯)行,几广在曾”“唯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贯行、艺王居。”“中甗”铭文又云:“(中)在曾,史儿至,以王令曰:余令女(汝)史(使)小大邦。”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一是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二是为夺取战略物资——铜。为保护南征通道,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先后建立起随、缯、唐、蔡、应、息等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周昭王伐楚时,曾伯宪、曾侯谏(曾伯宪之子)先后率军队陪同,共同伐楚。可见,昭王伐楚时,曾国为前沿大本营,故加封曾伯呈(谥谏)为曾侯。曾侯谏之后70年至周厉王时,鄂国(今河南南阳至湖北安居陨水一带)被周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水以北及南阳盆地随州的漂水流域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水以东第一大国。曾国与信阳境内的黄国结为婚姻国,黄国的女子嫁到曾国,并作媵器。1972年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曾国器群中有一件鼎铭作“黄季作季嬴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是嫁到曾国来的黄国女子的器物。周厉王在位期间,既要防御西北方面游牧部戎狄、猃狁,又要联合缯国不断南征荆楚,并讨伐反叛周王朝的噩国与平定淮夷。前870年灭了南阳噩侯国,周厉王九年秋又到罗山,赶走罗山楚芈姓分支罗氏。缯国第33任国君缯伯崎生于前897年周厉王时代,居郑,十八岁随叔叔入宫,二十二岁为厉王司徒,生四子二女,迁徙邑于弋(西)阳。楚十一任王芈熊延时,周厉王为保护南方的安全,将缯国迁到弋阳(信阳境内罗山、光山)。这时始封于方城缯关的原姒姓曾国故地,因袭故国之名,而未加邑旁(称缯关),仍为曾国,爵位为伯爵,与姬姓亲族如霍、应、蓼等国成犄角之势,以拱卫成周的南门。

周宣王时继续平定南方,遏制荆楚。《诗经·崧高》《竹书纪年·卷下》和《东周列国志》等记载:周宣王七年(前821)颁赐诏令其舅父申侯于南阳建立申国,都城谢邑设在序山(独山)之下,其封地广到信阳境内。申国与缯国相邻,为当时周王朝南方依靠。

宣王十八年(前810)方叔和缯侯率车兵三千讨伐荆蛮(即楚国)获胜。前807年,周宣王命方叔和缯师再次征伐荆蛮。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伐申戎,周宣王特意搬来了曾征伐过荆蛮的缯大夫军队“南国之师”,却在千亩之战中败于姜氏之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千亩之战中的申戎(姜氏之戎)并不是申国军队,而是西申国南迁后仍留在山西平阳一带的姜氏之戎。西申乃四岳之后,赐姜姓,居山西陕西一带,以闪电(申)为图腾,史称西申。姜氏之戎是周王朝西陲最强大的西戎,其中一支世代与周王朝、秦国通婚,称申侯或申伯。申侯南迁,姜侯之邑被留下来的姜氏之戎占领,史载“戎人灭姜侯之邑”,故周宣王对西方姜氏之戎用兵,想夺回其母舅的封地,却吃了败仗。

周宣王为加强与南申国的关系,为太子娶申侯之女,也就是周幽王时的申后。周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到申国,申侯在信阳境内为其营造太子城,并联合缯国与犬戎攻杀幽王。申国南迁后,仍与犬戎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内部却出现了分裂,一些申戎不愿南迁,仍留在山西、陕西一带。曾国因为不是姬姓封国,故与申国一拍即合。周平王即位后,封缯侯钦为太保,将今信阳境内的浉河区、平桥区一带加封给申国。

西周时期,江汉地区有楚、邓、申、吕、谢、郦、蓼、缯(曾)、鄀、许、江、刘、胡、随、厉、等封国,其中居南阳盆地的有申、邓、吕、谢、郦、蓼、曾、鄀、许等诸侯国。另外,淮河流域信阳境内有申、息、弦、黄、蒋、蓼、番、赖、江等诸侯国。春秋时期这些诸侯国皆为楚国所灭。

楚人以鬻熊为始祖。殷商帝乙年间,芈蚤背弃商纣王,投奔周文王,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周成王时周公摄政,因恐惧流言曾避祸于楚,熊绎(楚第四任酋长)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回朝后述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92)与诸侯会盟,召熊绎参加,熊绎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人共同守燎(没能参加宴会)。周成王以子男之田封熊绎于楚蛮,立都丹阳,为子爵国。熊渠时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周厉王时,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周宣王二十九至三十六年间,楚君熊咢自称为“公”,作楚公逆(咢)鎛,铭文有“唯八月甲申,楚公逆自作……”等语。楚国真正强大自熊通开始,在东周时代之初。之前西周王朝一直讨伐荆楚,楚国被打压了三百年。周桓王十六年(前704),熊通在即位第三十六年,自立为“王”。从自称公国到自称为王国,楚君一步步与诸侯比肩,直到与周王朝看齐。楚武王四十一年(前700),另建郢都。楚武王三十八年,灭权国后,始置县,设县尹,尊称县公。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南征北战,多次侵凌江汉小国,大大削弱了各国实力。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继位的第二年,将楚国的都城由丹阳迁到郢都,也就是今天湖北省江陵县的纪南城。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假邓伐申,灭掉申国后,于前687年回师途中灭掉了母舅之国邓国。楚置申县,彭宇为第一任申县县尹,时信阳为楚冥厄地。前684年楚伐蔡。前682年楚灭息国,置息县,彭仲爽为首任息县县尹。

《说文》:“县,悬也。”义指悬于国门之外的军事据点。灭息后,另筑军事重镇城阳城,驻申息之师。

有人认为信阳境内的谢邑为楚武公伐南申国时,南申国东迁所筑,这种说法不可信。楚武公即位之初讨伐申国、吕国,周平王曾加派军队给申国、吕军增强防御,作为周平王的母舅之国,怎么可能逃跑?楚武公伐申之后,占卜为太子赀(后为楚文王)选师,以申为太子之师,申国得到一段安宁时期。申为楚太子师的做法可能是楚武王的缓兵之计,此后楚国的目标转移到随国。楚武公称王之前,国力并不很强大,至拥有左、中、右三军后,始称王。而毕楚武王一生,征战五十一年,只灭掉权、罗二国(很难确定罗是否一个国家),申国没有必要东迁。况县申国的南方是邓国、随国,楚文王若非“假邓伐申”,也很难灭掉申国。楚文王灭掉申国后四年即伐蔡,之后六年灭掉息国,这短短的几年间,申国遗民不可能在信阳境内建筑谢邑。

2

西汉时仍置安昌县,县治平昌关。东汉时安昌县并入朗陵县(今确山县),另置平春侯国、平春县,县治游河乡。今游河乡游河村喻湾组有故城遗址,但是否是东汉平春县治尚在考古之中。

三国时期,魏文帝时置义阳郡、义阳县。义阳郡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辖朗陵县、义阳县;旋省去。义阳县原为南阳郡平氏县义阳乡,升级为县,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郡县同治。或说时义阳县治在仁顺城,即今信阳市市区,不太可信。

晋惠帝时,移义阳郡治于仁顺城,辖义阳、平氏、厥西三县,隶属荆州。义阳郡、县同治一城。东晋时因为战乱,豫州治所迁至西阳县(今光山县境内),义阳郡治所亦迁往西阳,州郡同治。

南北朝初期,信阳城为南朝司州治所,北魏称为郢州。北周完全占领今信阳地区后,与南朝陈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并将郢州改名申州。南朝宋司州下辖义阳郡,南朝齐将义阳郡分为北义阳郡和南义阳郡。南朝梁武帝萧衍即位前曾驻军贤山,率军救南齐司州,今贤山有“梁王垒”遗址。相传贤山寺内的古银杏树为萧衍手植,佛教徒言称是贤山寺创始人在松和尚手植。

隋大业二年(606),改申州为义州。隋炀帝废州设郡县制,定名义阳郡,统五县:义阳、钟山、罗山、礼山、淮源。义阳郡、县同治一城。

唐朝不再设郡,义阳郡复改名申州,治所不变(今信阳市区),辖义阳、钟山、罗山3县。五代时同。

北宋开宝九年(975),改义阳郡为义阳军,属西北道。976年,因避宋太宗匡义名讳,改义阳军为信阳军,辖义阳县、罗山县;改义阳县为信阳县。信阳之名始于此。

大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信阳军称信阳府,十五年改为信阳州,均领信阳、罗山两县,属汝宁府;二十年徙州治于罗山。

明朝时信阳州辖罗山、确山2县,信阳县省入信阳州,治信阳城。清朝时不变。今存信阳城古城墙乃明洪武年间所筑;1955年春被全部拆毁,当时组织12万人参加拆城墙的义务劳动,历时月余。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