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持續加碼布局,國內主題樂園市場羣雄混戰或加劇?

旅遊圈 | 關注旅遊行業的那些人和事

Dotour| 楊強

儘管全球主題樂園市場增長已經放緩,但在國內,主題樂園的建設熱情卻並沒有因此衰減。今年4月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第七個主題園區“迪士尼·皮克斯玩具總動員”正式開門迎客;近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環球影城也計劃擴大北京300英畝主題公園的投資計劃,將投資額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不僅如此,國內知名的主題樂園品牌如方特、歡樂谷、宋城等也在加速佈局。據瞭解,目前全國已累計開發主題公園式旅遊點2800多個,是美國近60年開發數量的70多倍。

巨頭持續加碼佈局,國內主題樂園市場群雄混戰或加劇?

而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消費者對遊玩體驗的追求,國內遊客對主題樂園的消費熱情也持續高漲。據驢媽媽旅遊網的統計顯示,主題公園“霸榜”清明假期熱門景點,熱度超過傳統景區。另外,美團旅行發佈的《2018五一小長假人氣榜》也顯示,年輕群體,尤其是95後最愛的旅遊產品之一就有主題樂園。

但與此同時,主題樂園存在的頻繁爛尾、規模不盈利、地產化傾向、缺乏特色等問題也不時被訴諸報端。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主題公園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指出了主題公園建設發展中出現的“概念不清、盲目建設、模仿抄襲、低水平重複”、“有些地區出現了地方債務風險和房地產化傾向”等諸多問題。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少主題樂園都是作為房地產開發的“陪跑者”,樂園本應有的功能屬性建設得不到重視,所以很大程度上就導致了很多問題。而整體發展環境的不甚理想,對整個主題樂園產業來說,要想有長足的發展似乎也不太容易。所以,迪士尼樂園在進軍國內市場後能夠迅速展開“超級收割”,在一定程度上就衝擊了國內的一些主題樂園。

有了頭部主題樂園的競爭,長三角周邊的一些缺乏特色、沒有真正形成主題的樂園,入園人數也有了明顯的下滑。公開資料顯示, 在開園的一年內,上海迪士尼樂園吸引了超過1100萬人次的遊客數,成為了中國乃至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主題樂園。

而一年的時間讓上海迪士尼賺的盆滿缽滿,在證明了中國消費者巨大的消費能力的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主題公園佈局國內市場。例如,除了環球影城佈局北京外,因驚險遊樂設施聞名的六旗計劃2019年在浙江省海鹽開設中國首個設施,目前正在籌劃的第二處擬設在重慶。日本長崎縣的大型度假設施豪斯登堡的運營企業相關人士也稱:“正在探討以2020年為目標進駐上海近郊。”

正是看好國內消費市場,環球影城才選擇擴大投資。華爾街日報援引主題公園諮詢公司負責人Dennis Speigel的分析稱,增加的投資將用於擴大零售和娛樂項目的空間,改善規劃的景點和新增包括哈利波特相關項目的建設土地。該公園還將建設變形金剛、小黃人和功夫熊貓等電影IP相關的景點。

像哈利波特、變形金剛、小黃人和功夫熊貓等經典IP,對於國內的消費者來說也是耳熟能詳的,有著很普遍的消費基礎和市場認可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環球影城對國內市場的信息。而環球影城將投資額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也已經高於上海迪士尼累計55億美元的投資。

不可否認,世界級的優秀主題樂園,在運營能力、IP塑造、品牌等方面要優於國內的主題樂園,但隨著國內文化產業、休閒旅遊產業的不斷髮展,國內的主題樂園也開始向真正的樂園建設邁進。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內不少主題樂園也已經逐漸從房地產開發的“陪跑者”,向集休閒娛樂、餐飲住宿、影視傳媒等一體化的泛產業模式轉變,甚至開始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幾大本土老牌主題公園實力搶眼。據主題娛樂協會(TEA)與休閒經濟諮詢機構AECOM發佈的《2016全球主題公園報告和博物館報告》顯示,2016年華僑城、華強方特和長隆集團入圍全球接待人次最多的主題公園前十強。且3家主題公園整體遊客增長率遠高於其他國家,其中華強方特2016年接待遊客同比增長37%,華僑城與長隆集團分別同增11.9%、16%。

以華強方特為例,其主營業務為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和文化內容產品及服務。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業務包括創意設計、主題公園的建設和運營,併成為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2017 年度該業務收入佔到營業收入的 73.88%。且景區接待遊客數量超過了3800萬人次。在文化內容產品與服務方面,華強方特主要有特種電影、數字動漫、衍生產品等業務。尤其是《熊出沒》系列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對於國內的受眾而言,熊出沒也是家喻戶曉的動漫品牌。而把自主產權的知名IP形象融入到旗下的主題樂園中,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能增強消費者對樂園的粘性。迪士尼的成功,其擁有的自主經典IP就功不可沒。

但是觀察國內多數的主題樂園,缺乏知名IP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指出的還有,有些所謂的IP主題樂園,雖然有了IP加持,但仍然有諸多問題。比如知名度不夠,缺乏深度體驗等,其本質還是單純的遊樂園,沒能給消費者帶來難忘的體驗。而這也就導致了一些樂園在開業不久就宣告失敗的情況。所以對於缺乏IP、優秀體驗產品的中小主題樂園而言,面臨的挑戰隨著知名樂園的加碼佈局也在加大。

一批倒下了,一批新的主題樂園又在喧鬧中拔地而起。但如果忽略“主題”建設,沒有足夠吸引遊客的體驗,是否最終會淪為鬧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