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百度贴吧”解读QunQun的白皮书

今天是第一篇,带你。

一、产品方向:基于区块链的激励型社区平台

在白皮书的开头,QunQun开宗明义:QunQu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激励型社区平台。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区块链,激励型,社区平台,我们逐一拆解一下。

1、QunQun的区块链应用

鉴于当前区块链公有链底层性能的不足,为了方便大众化的使用,QunQun使用了分层设计的理念,整体分为三层,如下图所示:

新一代“百度贴吧”解读QunQun的白皮书

简单总结一下:

  • 底层架构:目前使用以太坊+IPFS,其中以太坊进行关键信息上链,IPFS存储用户文件。在未来其他公链成熟后,QunQun会考虑迁移,甚至于研发自己的专属区块链。

  • 社区平台:核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部件,包括:负载均衡、日志存储、服务监控、消息队列、授权验证、统⼀账户、数据统计等。另一部分是开发者平台,任何开发者可以基于QunQun提供的接口开发适合QunQun生态的第三方应用。

  • 客户端:也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普通用户的各种终端载体,比如IOS、安卓、H5等等;另一部分是针对站长的社区管理工具,包括主题模块、功能选项、应用插件管理等。

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QunQun即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的特性记录社交产品中的归属问题,又可以利用智能合约解决社交产品的交易问题,保障社区生态经济的公开透明;同时又能够避免目前区块链交易合约确认时间长、 费⽤用高、易拥堵等问题,大程度保证社区产品的流畅互动体验。根据目前参与测试的产品体验,基本符合这一设计目标。

2、QunQun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社区产品,相比于传统的社区产品,QunQun对于用户来说,最大的特色还是自带激励。其激励机制分为两大部分:

  • POA(Proof of Activity): 有效活跃度证明,根据社群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包括:每个社区的有效DAU,有效发帖量,有效发帖人数,有效浏览量,有效浏览人数,有效点赞数,有效点赞人数,有效评论量,有效评论人数,平均浏览帖子数,平均在线时长,同时在线人数,新用户数量等数据,来确定该社群可以从整个奖励池获得多少。

  • POC(Proof of Contribution):有效贡献度证明,根据社群内成员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包括:用户原创内容获得的浏览,点赞,评论,打赏,转发等行为;还有用户在社区内浏览帖子。对别⼈的帖子进行浏览,点赞,评论等行为数据,来确定该社区成员可以从这个社群奖励分得多少。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鼓励群主用心经营社群,群主可以自行确定分配比例,但最高不得超过50%,即社群成员最低也可以共同享受该社群50%的激励。

从上面的设计不难看出,QunQun的激励算法从策略来看还是比较科学的。至于效果如何,几米正在体验,后续会继续跟进。

3、QunQun的社区特色

前面的两个关键词,区块链侧重于技术特色,激励设计侧重于市场卖点,而如果说到产品本质,QunQun还是一个社区平台。

如何理解QunQun的社区平台特征呢?几米觉得主要看两点:

  • QunQun的产品设计几米认为偏向于百度贴吧,都是基于主题的开放性群组。

  • QunQun在社区互动上下了蛮多功夫,产品里包含诸多互动功能,既包括点赞、评论、打赏、转发和分享等传统互动手段,又独创了“传送”这一特别的跨站互动设计。

你想知道“传送”是什么功能,敬请期待下一篇产品体验。

就几米目前的初步体验来看,QunQun的社区互动做的很不错。在这点上,定位于币圈社区平台的币乎,我觉得应该向他们看齐。

综上所述,QunQun作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激励型社区平台,在产品设计上还是非常有特色的,确实能够解决古典互联网社区平台的一些痛点。至于解决什么痛点,这点留给大家思考,或者也可以自己查看下白皮书。

二、团队背景:360系实力派+众多大咖扶持

第一部分我们论述了QunQun的产品设计方案,确实挺有特色,但是规划能否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做这件事的人。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项目的核心团队。

新一代“百度贴吧”解读QunQun的白皮书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个团队主要来自360,是花椒直播的早期核心成员,具备雄厚的互联网基因。360系一向善于打造用户体验,难怪我体验这个产品非常顺畅。

但稍微有点不足的是,这个团队似乎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经验并不丰富,后续在人才招聘上可能仍要下功夫。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份介绍是网上搜寻的1月的资料,近期可能存在变动的可能。

其次,我们来看看这个项目的顾问。

新一代“百度贴吧”解读QunQun的白皮书

这上面的人既有币圈的大佬,又有互联网界的大神,具体我就不介绍了。有一点说明下,看早期项目评测里顾问里还有帅初,现在官网里已经没有他的身影,跟官方确认了一下,说后来他以量子基金会的方式参与了。

综上所述,QunQun背后的团队可谓明星团队,自带光环,加上众多业内大佬和机构的支持,资源充足,整体战斗力值得期待。

因为时间有限,尚未对这些信息做真实性确认,但就目前的产品体验来看,颇有正规军的打法,几米倾向于相信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

三、通证设计:注重内循环的场景设计

有了靠谱的产品方向,有了强大的团队支持,这个项目能否做成,还要看它的通证是如何设计的。

QunQun的通证叫做Qun,也是个基于以太坊ERC20标准的通证。

1、从供给来看,初始发行15亿,每年温和通胀。

具体来说,qun的分配遵循以下方案:

1)45%发行

按照Mytoken募资成本算,其募资约为2500万美元,团队还是很有钱的,其融资用途如下:

新一代“百度贴吧”解读QunQun的白皮书

规划的还是比较详细的,可以看出对人才的投入还是很大的,并且有较强的风险意识。

2)20%管理会

用于持续激励后期加入及高贡献的团队成员,以及重要的业务合作伙伴,这块暂时没什么好解读的,看他们后续动作。

3)15%生态基金

前面所提到的POA\POC激励算法,其背后的奖励池就来自于这一部分。有人可能觉得这样的比例不高,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首年的比例。以我们熟悉的币乎为例,币乎首年用于激励的KEY有45亿,占总发行量为4.5%。

那么后续的呢?从第二年开始,QunQun每年以增发的形式补充生态奖励基金。年增发比例从第二年占已发行总量的9.5%开始,逐年按照0.5%的份额递减,并终降至 1%。

这条规则是QUN的一个重点,在一个不断增长的生态里,适当通胀是有利于生态的建设的。

4)20%研发团队及早期贡献者

奖励初始贡献者无可厚非,20%在第一年是比较多,但是随着Qun的增发,其占比也会持续下降。

从早期的评测文章了解到,团队所持有的QUNtoken会锁仓33个月,在募资完成的6个月后,每个季度解锁不超过持币总量的10%。这块来说,解锁速度是比较快的。

值得一提的是,几米还去看了目前QUN的持仓分布情况:

新一代“百度贴吧”解读QunQun的白皮书

这与白皮书里的情况似乎不太匹配,几米跟官方确认后,23%是基金会的,包含了激励池的部分,那个10%的是激励池的,目前暂定拿出这部分比例,而20%则是团队的,后续他们还会考虑回购一部分Token。

综上不难发现,QUN早期市场上的供应量还是比较充足的,至少有45%流通盘在外面。激励方面也不算少,每年的温和通胀设计还是比较契合产品特点的。

2、从需求来看,QUN未来的使用场景非常丰富。

通证通证,最重要的是要流通起来。而要流通起来,就要看这个生态里有没有足够的使用场景。

在这点上,QUN设计了丰富了使用场景,包括不限于:

  • 创建社区:抽签费、建站费、矿工费。

  • 购买社区:购买费、矿工费。

  • 知识付费:打赏、购买付费内容等。

  • 增值服务:购买第三方应用、虚拟物品or游戏道具。

  • 商业用途:投放广告等。

是不是跟KEY很像,C端和B端用户的需求都考虑到了。但因为社区的特性,它比KEY的场景其实还更加丰富,比如创建社区和购买社区的场景。而且从落地速度来看,已经有几个使用场景落地了,这点上比KEY还快人移步。

综上所述,QUN采取温和通胀的供给思路,着重于提供丰富的使用场景,让QUN在QunQun生态里流转,从而减少二级市场上的实际流通量。

好了,这就是几米今天对qunqun项目的介绍,做个小结:

  • 从产品方向上看,QunQu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激励型社区平台。

  • 从团队背景来看,其团队出身互联网豪门,又有众多大佬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 从通证设计上看,QUN的二级流通量比较大,但内在需求也比较旺盛。

如果你有参加QunQun的内测,欢迎加入几米的群:币圈生财有术。对了,我在QunQun上面也叫Jimi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