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職盡責的派出所「大管家」——廣州女警張慧湘的故事

尽职尽责的派出所“大管家”——广州女警张慧湘的故事

尽职尽责的派出所“大管家”——广州女警张慧湘的故事

派出所內勤,沒有查緝追逃的緊張懸念,也沒有驚心動魄的破案故事,與之相伴的是事無鉅細的瑣碎事務,堪稱派出所的“大管家”。在廣州市白雲區公安分局,有這麼一位軍轉女民警,她視轉業為新的起跑線,在成為一名公安民警後,從最基層的派出所內勤做起,在這個平凡的崗位寫下屬於自己的精彩,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個人嘉獎三次,還獲得羊城公安三八紅旗手和廣州市人民滿意警察的稱號。她就是京溪派出所專管材料的內勤民警張慧湘。

結束15年從軍生涯

調整心態快速融入新崗位

筆者在辦公室採訪張慧湘時,她不止一次向筆者說“不好意思”:“我把這起案件先輸入系統,你等一下啊。”“昨晚所裡剛抓獲了一犯罪團伙,拍的照片現在要等著用,我先挑一下。”還有蓋章的、領取物品的……採訪期間也不時地被進進出出的人打斷。眼前一切著實讓筆者感受到了內勤工作的繁雜。

張慧湘告訴筆者,她於2006年結束了15年的從軍生涯,轉業時覺得公安和部隊的工作比較貼近,所以就選擇了參加公安工作,最先是被安排到棠景派出所做了整整7年的材料內勤,後被調到京溪派出所辦理詐騙案,之後又重新回到了材料內勤的崗位。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昔日軍營裡的“軍區某部隊分隊長”和“省軍區教員”,如今成了警隊中的普通一員。張慧湘坦言,初到崗位,對基層工作一無所知的她確實有點懵。為了儘快熟悉各項工作,張慧湘及時調整心態,抓住點滴的時間潛心學習鑽研公安業務知識,拿出在部隊時的拼勁,虛心求教周圍的同事,逐漸用行動和工作成績贏得同事的信賴與認可。

派出所內勤,既是“大管家”,也是“大雜家”。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派出所大大小小的事情幾乎都與內勤相關聯,財務收支、撰寫文章、上報報表、會議記錄、檔案整理等,通常是身兼數職,加班加點成為家常便飯。特別是經常需要去上傳下達各種通知,有時候個別同志對於安排下來的工作不理解甚至埋怨,面對各種各樣的不同聲音,張慧湘也會感到委屈,但她依然用女子特有的優勢,輕聲和同事們解釋,調和其間的各種關係。她說,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就是對她工作的最大鼓勵。

同事眼中的稱職“跟班”

值班行動辦案件絲毫不含糊

“哪裡需要她,她就出現在哪裡”,這是張慧湘同事對她的評價。作為內勤民警,張慧湘不用接處警,但所裡一旦有什麼行動,她就要“跟班”,即除了日常的內勤工作外,還參與平時值班、保衛、設卡查車和路面盤查等工作。有一次張慧湘與其他民警一起設卡查車,憑藉敏銳的偵查嗅覺和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她查獲了車上2名涉毒人員。前不久,她又帶領輔警查獲涉毒人員數名。對於這些,張慧湘總是謙虛地說是自己運氣好。

張慧湘調到京溪派出所後,一開始是負責詐騙案件的偵辦。當時她已經40歲了,以前也從沒有接觸過偵察辦案,但她沒有退縮,她虛心地向刑警中隊同志請教,從不會辦案到獨立辦案,其中的艱辛只有她自己清楚。

2014年,張慧湘接辦一宗詐騙案,一名老教授被人騙了110萬元。由於涉案金額巨大,接到此案後,她迅速開展調查,與多地警方聯繫,還上門向老教授通報案件的偵辦情況。雖然最後沒有能抓獲嫌疑人,但是張慧湘認真細緻的工作得到了老教授的理解。在辦案的那些日子裡,張慧湘和男民警一樣,出差、調查、審訊,一樣不落。有時候為了趕去外地調查線索甚至連飯都吃不上,但是她從沒有任何怨言。

談起孩子鼻酸眼溼

用軍人意志力踏實走好從警路

張慧湘表示,曾經的軍旅生涯對她從警之路的幫助很大,這些經歷都是對她個人意志力的鍛鍊,部隊的軍事化和警隊的半軍事化管理讓她更加約束自己,也讓她的性格更加堅毅。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警察的價值就是體現在辦案、抓人上,但張慧湘卻不這麼認為。她說很多時候民警外出抓捕辦案是非常辛苦的,如果能夠將這些情況及時地報道出來,讓更多人知道基層民警辦案的不容易,能夠展現出單位的正能量,這也是崗位的價值所在。材料內勤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的一群人,總是在寫別人的故事,自己的付出卻很少有人知道。

張慧湘回憶,有段最為忙碌的日子,由於自己孩子還小,也正是最需要母親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放學都有父母去接,而她的孩子幾乎都是一個人揹著書包孤單地回家,“很多時候,孩子都等著我回家,特別是看到他一個人趴在走廊昏暗的燈光下讀書,有時不禁鼻子發酸,眼眶溼潤,感覺自己在做母親這角色上不太稱職。”

“她是文靜的才女,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京溪派出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張慧湘作為一名軍轉幹部,能迅速調整心態融入工作崗位中,兢兢業業堅持12年,並在同事群裡也積攢了不少好口碑,如細心、正義、熱心腸等。

從警12年來,張慧湘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個人嘉獎三次,還先後獲得羊城公安三八紅旗手和廣州市人民滿意警察的稱號。對於今後的工作道路,張慧湘說,轉業到地方12年的從警路,只是她服務群眾的一個開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自己能夠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