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童年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而其中最恋恋不忘的,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浓浓奶香味的大白兔、酸酸甜甜的无花果、晶晶亮甜丝丝的棒棒糖……

但为人父母之后,却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特别严格地控制宝宝的零食,限制限量给买已经算是对宝宝格外宽容的了,甚至还有的家长,根本就不让孩子吃零食!自己不给孩子买,别人给孩子吃零食,也不接,不许孩子吃!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那么,ACPN的营养专家对孩子吃零食是怎么看的呢?

首先,孩子需要吃零食!

新生儿的胃容量(注意是饱餐后)才樱桃那么大,长到1个月鸡蛋那么大,2岁多才达到500ml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可你知道成年人的胃容量有多大吗?1000~1500ml,有的大胃王吃完饭,胃容量甚至能达到3000ml!(震惊脸…)成年人胃大,一天吃三顿足以支撑全天的消耗。

小孩子可不行,胃小吃不下那么多,生长发育又处于高峰期,自然饱得快也饿得快!所需能量仅凭三餐无法满足,当然要吃加餐!

给娃合理安排吃点零食,不仅可以弥补正餐的能量,均匀营养,还能安抚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毕竟,小家伙饿了血糖水平偏低,身体困乏不说,心情也不好……经常会莫名其妙发脾气。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

一岁后的孩子是一日3-4餐,如果孩子中途需要的话再给1-2次小零食,给孩子持续的能量的供应。

所以,只是要注意零食的量不要给得太多了,不要影响到正常的吃饭就行。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为了心理健康,也不应该抑制孩子对零食的渴望

心理学专家说,童年时期被刻意压制的欲望,会使孩子心理有缺陷,这种缺陷,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并对其生活造成不好的干扰。

而且,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是有逆反心理的。你越是不让他做一件事,他就越是要做一下,以挑衅你的底线,来验证你对他爱的程度。适当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会给他更多来自家庭的安全感。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那么,应该怎样吃零食呢?

选择健康的零食,而不仅仅是是为了嘴馋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零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既可能导致宝宝体重增加、营养不良和影响正餐胃口;另一方面,合理、适度地吃些零食,既有助于实现平衡膳食的目标,也会给小家伙的生活增添乐趣,所以零食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这个对于家长来说是一门学问,因为选择不好可能会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营养学家建议,根据每一类零食的营养特点,把孩子的零食划分为三个推荐级:“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量食用”。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 这些零食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多为含有或添加低油、低盐、低糖的食品和饮料。这些食物既可提供一定的能量、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又可避免摄取过量的油、糖和盐,这些零食属于有益于健康的零食。例如苹果葡萄等水果、酸奶、芝士棒等等。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适当食用”的零食 这些零食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是却含有或添加中等量油、糖、盐等的食品和饮料。例如各种干果、果汁饮料和乳饮料、糖果、饼干,海苔、肉脯等等。

“限量食用”的零食 从营养学角度,这些零食含有或添加较多量油、糖、盐的食品和饮料,提供的热量较多,但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经常食用这样的零食会增加患超重、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例如薯片、能量棒、碳酸饮料等等。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吃零食的时间也有讲究,

一方面最好是固定时间,另一方面不能离正餐时间太近

零食不能想吃就吃,孩子的胃就那么大,如果都被零食填满,也就没有空间吃饭了。为了不影响到正餐,得让孩子保持饥饿感。吃零食要在两餐中间,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最好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到了时间让孩子自己选择一样来吃。

当然在一些特殊场合,孩子需要补充水分和能量的时候,也应该给孩子及时提供营养。例如球场间歇来一根芝士棒、堵车在路上啃个苹果,对孩子的健康都很有益处。

其它的时间,就算孩子各种戏精附体,哭闹不止,也不要心软。只要控制好量和时间,即便是不那么健康的零食,偶尔“放纵”孩子吃一点,也是无伤大雅的。

另外要注意,不要在正餐前给孩子零食,吃正餐时要保持餐桌上气氛良好,不要让孩子以零食替代正餐。 如果孩子进食的欲望小,那就需要减少零食的供给。如果孩子的运动量小,也要适当减少零食的供给,以免出现肥胖。不要睡前进食 让孩子养成晚上刷牙后不吃东西的习惯,睡前不吃零食,以免妨碍入睡。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从选择零食开始培养孩子清淡的口味偏好

——这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如果让孩子习惯过甜的食物,养成偏好后,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身材肥胖的风险上升,或者会使孩子体液偏酸,对生长发育很不利。避免给孩子含糖的饮料也在此类。类似地,习惯过咸的食物,日后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避免培养过咸的饮食偏好,可以减少成年时高血压的风险。

所以,要保持孩子清淡的口味,让孩子品尝到食物本身的味道,既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快乐,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要知道,味觉的灵敏度会随着饮食改变。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偏甜的爱好,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糖分的摄入来控制,可以慢慢修正。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有人说,吃不到甜,孩子还会快乐吗? 其实,饮食的快乐和进食的糖分总量没有太大关系。会影响到进食的快乐感的,是进食时糖分提高的梯度。 如果孩子一直保持清淡口味,吃苹果就会觉得非常好;而习惯了高糖零食的孩子,就感觉不到吃苹果的乐趣,只喜欢冰激凌。而实际上,这两个孩子进食后的快乐差不多。

没有零食的童年,还是愉快的童年吗?

正确地选择零食,会让零食带给孩子健康的同时,也带给孩子快乐!这种快乐会持续一生,是童年最无可取代的回忆~

但是,正确地选择零食,也需要爸爸妈妈们具备一定的营养学知识。在接下来的几期中,我们ACPN专业的营养师会从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出发,结合妈妈们的关注点,来评价和推荐一些健康的零食!

THOMAS DAI, 资深营养专家。 国际标准学会食品专业委员会委员,加拿大注册执业营养师公会(ACPN)学术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