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八路軍一一五師整編後序列

一一五師入魯後,部隊得到很大發展。1940年10月至1941年7月,所屬部隊先後整編為7個教導旅,共7萬餘人。

教導第一旅 由蘇魯豫支隊編成,轄3個團。旅長彭明治,政治委員朱滌新,副旅長田守堯,政治部主任郭成柱。第一團,由第一大隊改稱,團長胡炳雲,政治委員田維揚;第二團,由第三大隊改稱,團長周長勝,政治委員馮志祥;第三團,由湖西大隊改稱,團長俞增林,政治委員羅友榮。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教導第一旅南下華中,編入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1942年8月,山東縱隊第一旅撥歸一一五師建制,改稱教導第一旅,旅長孫繼先,政治委員王麓水,副旅長錢鈞,參謀長李福澤,政治部主任丁秋生。轄第一團,團長楊萬興,政治委員王文軒、裘祖瑞;第三團,團長王吉文,政治委員杜西書、裘祖瑞;第四團,團長鍾本才,政治委員楊道和。

1943年3月與魯中軍區合併,教一旅番號撤銷。

教導第二旅 由獨立支隊第一團、魯南支隊、蘇魯支隊編成,轄3個團。旅長曾國華,政治委員符竹庭,副旅長張仁初,參謀長何以祥、蔡正國,政治部主任王麓水。第四團,由獨立支隊第一團編成,團長蔡正國、鍾本才、賀健,政治委員曾明桃、吳岱;第五團,由蘇魯支隊編成,團長胡云生(代)、賈耀祥、王六生,政治委員彭嘉慶、曾明桃;第六魯南支隊編成,團長賀東生,政治委員劉西元。

1943年3月,教二旅番號撤銷,部隊編入濱海軍區。

教導第三旅 兼魯西軍區由原三四三旅運河支隊與獨立支隊第二團編成,轄3個團、4個軍分區。旅長楊勇、王秉璋(代),軍區司令員楊勇(兼),政治委員蘇振華、曾思玉,副旅長王秉璋,參謀長何德全、龍世興,政治部主任曾思玉、王輝球。第七團,由運河支隊第五團編成,團長劉正,政治委員楊俊生;第八團,由獨立支隊第二團編成,團長夏德勝、齊丁根,政治委員李士才;第九團,由運河支隊第四團編成,團長何光宇,政治委員劉漢、郭華。

第一(泰西)軍分區 司令員劉賢權,政治委員李冠元,參謀長馬宗凱,政治部主任辛俊卿。

第二(運西)軍分區 司令員周桂生,政治委員劉星,副司令員李春芳,參謀長張直,政治部主任許力。

第三(魯西北)軍分區 司令員黃驊、白雲,政治委員王樂亭,參謀長楊海濤,政治部主任郭玉燕。

第四(運東)軍分區 司令員劉致遠,政治委員石新安,政治部主任楊勁。

1941年6月,教導第三旅撥歸八路軍第二縱隊建制,魯西軍區併入冀魯豫軍區。

1942年12月,教三旅與冀魯豫第二軍分區合併,教三旅番號撤銷。

教導第四旅 兼湖西軍區由三四三旅黃河支隊編成,轄2個團及湖西軍分區。旅長鄧克明,政治委員張國華、唐亮,副旅長楊尚儒,參謀長匡斌,政治部主任歐陽文、戴潤生。第十團,由黃河支隊第一、第三團編成,團長李金鐸、肖明,政治委員戴潤生、方國南;第十一團,由原黃河支隊第二團與豐縣、沛縣、魚臺、滕縣、銅山5縣遊擊大隊編成,團長匡斌、王根培,政治委員劉仁貴。

湖西軍分區 1941年12月成立,司令員胡芸生,政治委員潘復生,副司令員郭影秋,參謀主任劉厚培。轄獨立團,由沛縣、金鄉、銅山地方武裝編成,團長李貞乾,政治委員曾子魯。

1942年12月,教四旅與湖西軍分區合併,教四旅番號撤銷。

教導第五旅由東進支隊編成,轄3個團。1941年南下華中,改編為新四軍獨立旅,1942年12月返回山東歸建。旅長梁興初,政治委員羅華生,副旅長吳世安,參謀長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劉興元。第十三團,由東進支隊第二大隊編成,團長江燮元、周長勝,政治委員覃士冕;第十四團,由東進支隊第一大隊編成,團長胡大榮、江燮元,政治委員葉紹賢、江輝;第十五團,團長吳覺,政治委員晏成山、袁功庭。

1943年3月,教五旅番號撤銷,部隊編入濱海軍區。

教導第六旅兼冀魯邊軍區 由冀魯邊區津南支隊與魯北支隊等部編成,轄3個團、3個軍分區。旅長邢仁甫,軍區司令員邢仁甫(兼)、周貫五,政治委員周貫五、王卓如,軍區副司令員龍書金、黃驊,副旅長龍書金(兼),參謀長楊錚侯,政治部主任楊忠、劉賢權。第十六團,由津南支隊等部編成,團長楊承德,政治委員陳德;第十七團,由魯北支隊編成,團長龍書金(兼),賴金池,政治委員曾旭清;第十八團,團長楊柳新,政治委員楊愛華、賈田雲。

第一軍分區 司令員石景芳(兼)、傅繼澤,政治委員杜子孚(兼)、田戰勝,副司令員傅繼澤。

第二軍分區 由第十七團兼,司令員龍書金(兼)、徐尚武,政治委員曾旭清(兼)、張開,副司令員徐尚武,副政治委員郝炬,參謀長李清山,政治部主任李恆泉。

第三軍分區 司令員楊錚侯,政治委員李廣文,副司令員李永安、楊承德。

1942年9月,教六旅改編為冀魯邊軍區,教六旅番號於1943年3月撤銷。

教導第七旅 1941年7月,由新三旅與新二旅第四團編成,歸第一一五師建制,受第二縱隊指揮,轄3個團。旅長韓先楚、餘克勤,政治委員趙基梅,副旅長昌炳桂,參謀長李東潮,政治部主任謝福林。第十九團,團長傅春早、汪家道,政治委員孫仁道;第二十團,團長江海山,政治委員胡華居、劉聚奎;第二十一團,1942年秋成立,團長羅贊成、羅參三,政治委員汪德清。

1942年12月,教七旅與冀魯豫第七軍分區合併,教七旅番號撤銷。

魯南軍區 1940年10月,以一一五師後方司令部為基礎編成魯南軍區機關,隸屬一一五師,轄4個軍分區和3個支隊。1942年調整為3個軍分區、1個支隊。司令員鄺任農、張光中,政治委員鄺任農(兼)、張雨帆,副司令員萬春圃,參謀長肖家楨,政治部主任彭嘉慶、曾明桃。

第一軍分區 1942年前由魯南軍區兼,司令員張光中(兼),政治委員鄺任農(兼),1942年底實設,司令員封振武、肖鳴,政治委員許言、楊滌生,副司令員董鳴春,副政治委員鄒日清、張洪儀,參謀長凌初生,政治部主任靳懷剛、文立柱。

第二軍分區 司令員梁興初、賈耀祥,政治委員楊滌生、馮起。

第三軍分區 兼沂河支隊司令員肖鳴、王獻庭,政治委員許言、王六生,副司令員薛浩、王獻庭,副政治委員賴國清。

第四軍分區 司令員石世良,政治委員李樂平。1942年底撤銷。

運河支隊 支隊長鬍大勳,政治委員朱道南。

嶧縣支隊 支隊長潘振吾,政治委員紀華。

邊聯支隊 支隊長萬春圃,政治委員曾明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