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食安解密之四「拚命三郎」和 「兩鑽」人才

在求解許昌市食安密碼的日子裡,記者不斷被聽到的一些故事打動,常常淚眼婆娑。有太多的“拼命三郎”,以自己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一腔熱血,傾力壘築著許昌食安的每一塊基石;有太多的青年才俊,讓激情和才學在許昌食安的藍天上肆意飛揚……

□記者楊振東龔振

陳貫宇的大局觀和拼勁兒

他,罹患急性心梗,被搶救甦醒時第一句話竟然是:“大夫,醫院有沒有能上網的電腦?”醫生大驚,誤以為遇上一個網癮大叔,一問原因差點淚崩——“明天有個會,我得趕緊在電腦上改改材料發到局裡!”

他,妻子兩年內住院兩次,一次摘除了膽囊,一次是急性心臟病,他天天忙於工作,硬是一天沒陪;老母親右腳患骨病住院手術,他竟然只請了半天假,盯著母親的手術做完,母親還未甦醒,他就急匆匆地又回辦公室寫材料、佈置工作。

他,為了解夜市食品安全的真實情況,連續幾個傍晚,騎著摩托車逐個察看市區夜市攤點,有針對性地督查下級監管工作。

他,為了做好一個全省性會議的籌備工作,雖然家距單位不過4公里,但也來不及回家,最長連續工作48個小時不合眼,連續一個星期待在辦公室堅持工作。

他,就是許昌市食藥監局食品安全協調督查科負責人,現年49歲的陳貫宇。

陳貫宇是一名市場監管老兵,曾在許昌市工商局工作23年,又在許昌市政府食安辦工作兩年,後到市食藥監局工作,到目前已有4年時間。對工作,陳貫宇有著太強烈的大局觀和拼勁兒——為顧全工作大局,他不顧惜自己,只管拼命工作。上文的幾個片段都是真實的故事,令人動容,難怪有人說他是不服老的“拼命三郎”。

不但本職工作做得好,陳貫宇還很會搞食安宣傳。沒事時,他就身穿食安宣傳馬甲,騎著摩托車,見人邊瞭解食安情況邊宣講食安知識和政策法規。陳貫宇還創辦了《許昌食安》微信公眾號,在上面發送許昌食安資訊和原創文章,其中宣傳許昌食安的原創文章《許昌飯局》贏得2.7萬閱讀量,《初吻的味道》和《我與茶葉妹的那點事》更是融食安宣教於詼諧幽默之中,令人一讀為快,忍俊不禁。

郭水平:剛休假就被叫回來的滋味

半截河,原本是許昌城東北郊城鄉接合部一個小村,如今成了“許昌的長安街”——許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班子機關,兩所高校等知名單位都在這個轄區內。

區區6個人的半截河食藥監管所承擔了東城區所有的食藥監管任務。因此,上任所長以來,郭水平就覺得自己像“一個瘋狂旋轉的陀螺,根本就停不下來”。

由於這是一個新建城區,餐飲流通企業多,要求辦證備案的更多,而受理申報、現場查驗、辦證審核、出證給證,都需要人力和時間。同時,督促餐飲企業進行明廚亮灶改造,打造餐飲示範店、示範街,督促商場超市落實主體責任,爭創放心肉菜超市……也都需要人力和時間。人手這麼少,上班時間有限,怎麼辦?

“人少活兒多,只能向統籌方法要效率,不計上下班拼命幹!”郭水平說。

審證辦證,他固定一人堅守崗位,自己親自參與每個證的審核。他把轄區分成三片,6人分成三組,每組各包一片,實行AB角,即二人可隨時替換,確保不空崗,讓百姓隨時能見到監管人員。明廚亮灶、示範店、放心超市等工作,常規做法需要一家家上門宣講,但郭水平巧妙地把兩所高校偌大的禮堂利用了起來,邀請店主們來這裡聽講、學習,效率立時倍增。僅以明廚亮灶改造為例,整個直屬分局要求完成160戶,半截河食藥監管所承擔了110戶的任務。在示範街示範店創建工作中,全市市區要求打造10條示範街、400家示範店。半截河食藥監管所就承擔了4條街、150家示範店。結果,“統籌方法+拼命”贏得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作為全市政治中心和會議中心,幾乎市裡所有重大會議都要該所提供食安保障。為此,在正常監管工作結束後,無論是下班時間還是節假日,這6個人又悉數撲到會務保障上。每天一大早,盯著會務單位採購人員驗菜,盯著廚師們炒菜,直到與會人員吃到嘴裡,沒事兒了,他們才能鬆口氣。常常重大會議一個接一個,郭水平等人就不得不天天緊繃著這根弦。“老覺得哪裡會出食品安全事故,心裡老是不踏實,有時夢裡會被驚醒。”郭水平告訴記者。

被驚醒的,還有郭水平的愛人。她抱怨著向記者“投訴”:老郭到半截河,這些年,完全是要單位不要家!去年,她咳嗽心慌得厲害住院治療,老郭只到病房站了一會兒,問候了幾句就匆匆走了。女兒放假回家,想與爸爸說說話,長長一個假期竟然見不到老爸,直到女兒生氣了,老郭才專門擠出一頓晚飯的時間,一家三口才坐在了一起。“能像平常人家一樣,享受一次歡聚時光,簡直是奢望”。

更讓郭水平的妻子揪心的,是老郭一次流產的珠海之旅。來食藥監管所後唯一的一次休假,郭水平這天下午剛飛到珠海,正準備次日帶家屬好好暢遊長隆海洋王國,不料子夜時分,老郭接到一個電話,讓他趕緊訂最早的返程航班。原來,又有重大會務保障任務。

“剛到珠海,就被叫回去,你感覺感覺那滋味?”妻子的抱怨後面,是郭水平矢志不渝的堅守……

孫鵬飛:“兩鑽”人才

孫鵬飛,現年36歲,禹州市食藥監局城區分局科員,聽說孫鵬飛是禹州市食藥監局的“兩鑽”人才,一是鑽研政策法規,二是鑽研工作方法,且工作出色,多次被評為禹州市食藥監局優秀公務員,2016年被評為禹州市優秀共產黨員,記者遂慕名前往採訪。當聯繫他時,孫鵬飛正在無樑鎮王家村一貧困戶家走訪。

原來,今年3月以來,孫鵬飛兼任這個村的黨建指導員,下鄉入村幫扶。每週二都要進村扶貧幫扶。

採訪在細雨濛濛的具茨山腰展開。

對政策法規,孫鵬飛的確很鑽研,他發現“三品一械”的實際執法中常有各個法規相悖,或有漏洞,或無法執行的情況,就找來所有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認真對照綜合,分類規整,與法制室人員結合形成執法意見,使得辦案效率大增,執法對象對他也心服口服。為提升業務能力,藥學畢業的孫鵬飛通過刻苦自學,取得藥品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英文縮寫)檢查員資格,被聘任為省級藥品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英文縮寫)檢查員,真正做到法律、業務“兩手抓、兩手硬”。

在工作方法上,孫鵬飛也鑽研出了名堂。條件簡陋的食品生產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飲店等“三小”一直是監管難點,讓他們進行提質改造,店主不願出錢,怎麼辦?考慮到這些店大都是在當地經營年頭長的老店,都很愛惜名聲,孫鵬飛和禹州市食藥監局城區分局領導遂建議實施“紅黑牌”監管新模式,給“食品安全示範店”掛紅牌,給“衛生不達標、食品不安全單位”掛黑牌,兩牌均公開懸掛,廣為告知,讓紅者光榮,黑者羞恥。

此招果然靈驗,很快禹州市區11條街道的500餘戶餐飲店統統整改合格,“三小”頑疾被消除。

■採訪後記

在許昌採訪的這段時間,記者切身感受到許昌市創城的如火如荼,其中有著太多感人的人和事需要書寫。對以後的路怎樣走,王三寶告訴記者,雖然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但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遠,必須常抓不懈。

王三寶表示,下一步,他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為契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黨政同責,貫徹“四個最嚴”,聚焦短板補差距,持續鞏固和深化創建工作成果,讓創建過程真正成為食品質量持續改善、安全監管持續加強、人民群眾持續受益的過程,確保創建工作圓滿成功,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